标题:“已展不缩”,“已进不退” 内容: 衡山县城北有座古刹,原名方广寺,后改为清凉寺。 古刹是唐代高僧邓隐峰始建。 邓隐峰禅师,建州(今福建建瓯)邵武人,俗姓邓,人称邓隐峰。 幼年狂顽不慧,性格倔犟,父母管不了他,于是听任其出家。 出家受戒后,云游四方。 在马祖门下参学多年,未能见道。 后南岳石头希迁大开禅席,于是心向往之,侍石头和尚左右,与其谈经论道,弘扬洪州宗旨,开启洪州宗道场。 他行持怪异,自在洒脱,成为唐代高僧。 四方参游的邓隐峰禅师又回到了马祖道一身边。 为了让邓隐峰彻底放下,马祖经常不失时机地给予钳锤,以致演出了令天下衲子惊心动魄的一幕。 那天,邓隐峰推着车子在路上行走,突然发现马祖坐在前方的路边,把脚横在路中间,挡住了车子的去路。 邓隐峰推车上前,说道:“请师收足。 ”马祖道:“已展不缩。 ”邓隐峰道:“已进不退。 ”说完,便推车子从马祖脚止碾过去。 马祖回到法堂,验证一下隐峰刚才的举动是否出于真正的悟证,便抄起一把斧子,厉声喝道:“刚才碾老僧脚的,给我站出来。 ”隐峰站了出来,把自己的脖子伸到马祖面前。 马祖见状,于是把斧子丢到了地上。 隐峰心中如仍一丝师生之念,他会“已进不退”吗? 不会。 人有任何世俗之念都会犹豫。 前怕龙,后怕虎,患得患失,就是世俗之念作崇。 心中无“得”无“失”,还有“患”吗? 因此,世间一切矛盾,一切犹豫、痛苦、烦恼,无不生于得失、有无之心。 而得失、有无之心对人的缠绕束缚,又起于人对万法唯心、一切皆空的真谛的盲昧。 马祖“已展不缩”,隐峰“已进不退”,正是他们摆脱世俗之累、心空无碍的勇猛果敢之举。 马祖为开悟弟子,甘冒断脚之险,隐峰为证自己开悟,不惜引颈断头。 为了证道,不惜一切,这正是真正禅师大德们的可赞之处。 发布时间:2024-04-21 11:25:2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