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快乐才是我们唯一的生活目标 世上没啥比它更重要 内容: 很多人都知道禅宗的起源:“拈花微笑”。 据说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灵山说法,来了很多信众。 有一个信徒拿了一朵花送给他。 不知是什么花,不是菊花,也不是百合花,书上说是优钵罗花,佛拿着花就笑,半天不说一句话。 下面这些人开始琢磨,这个老佛爷怎么搞的,不开口说话,只看着花笑,玩的什么花招啊? 不要说释迦牟尼佛了,假如我今天上台第一个动作就是拿着花,然后看着花笑,你们肯定晕倒。 见过玩剑的、玩太极的,没见过玩花的。 就在大家都搞不懂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迦叶尊者突然间破颜微笑。 释迦牟尼佛说:“对了,佛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离相,见性成佛,微妙法门,传摩诃迦叶。 我就传给你了,你懂我的心法了。 ”如果我今天拿朵花笑,我笑死了你也不会懂。 我仰头大笑、哈哈大笑、笑得在地上打滚,你还是不懂。 可他们两个为什么一笑就懂了呢? 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不懂,我也不懂,但我们可以琢磨。 这两个人之间的微笑,其实就是心心相印、心领神会。 我们今天很多所谓的心领神会都是假的,都隔着一层面纱,不是心灵之间的碰撞,不是思维之间的交流。 为什么他们两个人的微笑就心心相印了呢? 我们可以琢磨一下那朵花。 那是花吗? 不能说。 那是春天的花吗? 它要凋谢。 迦叶尊者最知道佛的想法。 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后天的,都是加在事物上的标签和符号,都是加在事物上的副产品和附属物。 花本身,就是摆在我们面前充满生机、活活泼泼的一个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佛陀和迦叶的微笑摆脱了一切可以通过感官来交流的、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和标签来交流的状态,而以心来交流。 通过这种交流体会到的,才是真实的境界。 所以,禅的唯一沟通方式,就是“拈花微笑”。 敦煌壁画里就有这幅画,佛陀与迦叶目光对视、神情对视、微笑对视。 这一对视,就铸成了佛教中的千古公案。 但这不能学啊! 它已经成为历史的瞬间。 你说佛拿着花笑,我也拿着花笑,人家会说你神经有问题。 这只有一次,不可能重复出现,是模仿不了的。 所以,禅是内心里面的领受和感知,是觉悟的一种境界。 可是,彼此之间要默契、要相印是很难的。 过去常讲一个公案。 说有甲和乙两个人打赌,如果乙知道甲心里想什么,甲就把自己所有的家产都给乙。 如果乙自己猜不出,也可以聘请人来猜,聘的人做到了也算数。 于是,他们就去人才市场发了招聘启事。 有一个臭皮匠,喝了点酒。 他看到这个招聘后就想:“知道对方想什么就给高薪,那还不简单啊! ”他就跟着乙去了。 于是,双方摆好阵势。 甲把手往天上一指,臭皮匠就把手往地上一抖。 甲把手掌往胸口一拍,臭皮匠就朝背上一拍。 甲又往天上指了指,臭皮匠再往地上一指。 甲对自己的人说:“我输了,我心里想什么他全知道。 赶紧把财产给人家吧! ”在回去的路上,甲方的人很不服气,就问甲:“你想的是什么,他怎么都知道呢? ”甲说:“我往天上一指,意思是上有三十三层天。 臭皮匠马上就往地下一指,就是说地有十八层地狱。 我往胸口拍,告诉他前有朱雀。 结果他往后一拍,告诉我说后有玄武。 ”甲方的人又问:“那最后一个动作是什么呢? ”甲说:“最后一个动作,我再往天上一指,是问他是不是这个样子。 结果他往地下一指,说的确是这个样子。 所以我就只有赶紧撤退了。 ”再说乙方无缘无故得了这么多财产非常高兴。 他就问臭皮匠:“你怎么知道他想什么呢? ”臭皮匠说:“那还不简单,他往天上一指,问我是不是补帽子的。 我说我不补帽子,是补皮鞋的。 他往肚子上一拍,问我补皮鞋用牛肚子上的皮可不可以? 我告诉他,牛肚子上的皮不可以,牛背上的皮才可以。 ”你们看,这两个人表面上心心相印,其实都不相应,各搞一套。 所以,要想心心相印,要想别人理解你难着呢! 因为真正的沟通,是两个人的思维重叠和交叉。 常有人抱怨:“这个家伙太可恶了,一点都不理解我! ”不理解是正常的,理解才是不正常的。 为什么? 因为他不是圣人。 所以,得到这样一个经验以后,别人不理解我们没关系,我们要学会理解别人。 不然,老是觉得不被别人理解,就会烦恼、痛苦,心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如果别人不理解你,你却理解他,你就能坦然、高兴,就能获得快乐! 所以,管它理解不理解,快乐才是我们唯一的生活目标。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吗? 发布时间:2024-04-18 11:18:1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4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