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界法师:这条路走得熟悉,临命终你就容易走 内容: 在这无相当中,因为因缘的作用,就有它的差别──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当它是迷惑颠倒的时候、向外攀缘的时候,六根就启动了无明的力量。 发明──当它回光返照的时候,六根门头就启发了心性的常乐我净的功德。 所以当你入假观的时候,就有凡夫的路、跟圣人的路,入空观是离一切相的,那么假观当然就有因缘果报的差别。 在这禅宗有一个道场,这个方丈和尚年纪大了,想要退位选一个新方丈。 禅宗当然他们是以心印心,方丈不能随便选的,不是你戒腊高,就可以当方丈啊,要有本事啊,要开佛知见啊。 因为禅宗的整个修学,是靠方丈和尚领导的,以方丈和尚觉悟的心来领导、来影响大众觉悟的心。 所以要选方丈怎么办呢? 考试! 那问题来了禅宗它不立文字,它也不讲名相的,那怎么考试呢? 方丈和尚把所有的住众,集合在大殿,中间放一个脸盆。 出了一个题目,问:这是一个什么东西? 你不能说它脸盆,道一句! 有人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杯子;有人说它是一个很大的碗;很多人就讲话了方丈和尚都不回答! 后来有一个高明的大座一出来,一脚把这个脸盆踢翻了! 踢翻了以后再把它拿回来放着,向方丈和尚顶礼。 这一脚踢下去啊──新的方丈和尚! 这表示什么呢? 当然善知识在测试,藉境显心嘛,因为你的心在想什么,没人知道。 我放一个东西,看哪一个人是喜欢攀缘外面的,你说它是什么、什么你就是在向外,你已经有所住了嘛! 那么这个人把脸盆踢掉,它是回光返照,他是先破相,破相之后,又把它拿回来放着,又不离开这个相状。 第一个空观即空、即假、即中。 高明啊! 当然你不能随便踢啊,你要开悟才能、你要有真实的功夫,对不对! 所以禅宗它往往从你身口意的表现,去看到你内心深处──你到底在想什么? 他们往往是这种方式。 所以『迷晦即无明』──向外攀缘,你在整个修学当中,你只要向外攀缘,那什么话都不要讲,那你就是生死凡夫了,就算你造善业,也是一个造善业的生死凡夫,如此而已。 你想要达到临终的正念,你要强迫自己──往里面走──安住;不要往外面──攀缘。 我们从事实的经验、看到别人的经验,临命终不是好过,你肯定会是诸根败坏、眷属的哭泣、在医院里面插满了管子你菩萨云何应住? 云何降伏其心? 诸位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你说:我到临命终再来无住,不可能! 因为你这一条路没有走习惯,你现在就要走习惯。 你看:一堆草,你走久了它就形成一条路;你看:我们早上起床,我们闭着眼睛,我们就能够走到盥洗室去,熟嘛,很熟了嘛! 回光返照这一条路,你要走得熟悉,临命终你就容易走,是这样子的! 要往里面走,不要往外面走。 发布时间:2024-03-01 06:54:5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