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念处 内容: 菩萨所时常观念的十种境界,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境界念处、阿兰若念处、都邑念处、名闻利养念处、如来学问念处、断诸烦恼念处。 佛学术语,名数,菩萨于十种法常自观察,谓之十念处。 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也。 二受念处,对于六根六尘有所领纳,谓之受,受念处者,为观受悉是苦也。 三心念处,观心为一切善恶之本,能爱护之,能调伏之也。 四法念处,法为意根所起之法,于贪嗔等之恶法断除之,于慈悲等之善法爱乐之也。 五境界念处,于诸可意不可意之境界观察其虚伪之相不生贪恚也。 六阿兰若念处,阿兰若译曰闲静处,又作无诤处,为比丘之住处,菩萨住阿兰若念欲修如理之寂静行诤行也。 七都邑聚落念处,若入都邑聚落,念欲远离博奕酒肆歌舞等一切之非行也。 八名闻利养念处,于名闻利养之处观其假相,一念不起执著之心也。 九如来学门念处,念如来所学之法门常勤修之也。 十断诸烦恼念处,念欲修习正智,断一切之烦恼也。 见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十三。 发布时间:2024-02-26 11:29:5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