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在家怎么学佛?在家学佛的条件 内容: 对于刚开始学佛的青年来说,怎么在家学佛,有个什么样的进阶过程和要求? 是常常苦恼的问题。 为此,本期《学佛问答》将分-七个阶段详细讨论“在家学佛的几个条件”,希望能对大家学佛有所裨益。 (一)以身作则。 怎样作则法? 因为佛学虽然重在正解,但实行也是很要紧的。 怎样实行法呢? 例如:在没有学佛以前,脾气很大,动不动就开口骂入,学了佛之后,脾气就好了许多;没有学佛以前,对于父母师长常有违背,学了佛之后,不但不违背,并且增加孝顺。 这些都是我们真实学佛的表率,所以叫做“以身作则”。 (二)佛化家庭。 为什么要把家庭佛化起来呢? 因为佛法不是化一个人,是要普及-切。 有句口号叫“佛法要到民间去”,就是说:父母学佛,要教化儿女也学佛:媳妇学佛,要劝化翁姑也学佛。 这样我劝你,你劝他,一家劝一家,就能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学佛。 (三)供佛及僧。 对于佛法僧三宝,要先恭敬起来,家里面无论是佛像,或菩萨像,总要供一尊。 早晚以便烧香、供花、供水、供饭,以及念佛、拜佛;能认识字的人,多多看经;不认识字的人,多多念佛、拜佛:尤其足对于出家人,要生一种欢喜心,不但是在寺院就是在车上、船上,乃至走路的时候,看见出家人,生一种欢喜心,合一个掌,叫一声“师傅”,这是很普通的礼节。 遇到出家人在困难的时候,能够帮助,那是更好,这可算做到供佛及僧的真义。 (四)皈依三宝。 佛教基本的条件,先要皈依三宝,这是信佛的表示。 佛法僧是三位一体,若没有佛,法有谁人说呢? 如果没有僧,法有谁人弘扬和流传呢? 所以缅甸、锡兰等处的佛教,敬重僧徒,同佛及法样敬重,所以他们国家的佛教就会大兴! 他们的理由就是说,设若没有僧伽,也就没有佛法了! (五)慈悲戒杀。 学佛学佛,所学的是什么? 就是学佛的“慈悲”;什么叫做“慈”? 慈能与乐:什么叫做“悲”? 悲能拔苦。 能够拔众生的苦,和与众生的乐,这就是佛的本怀。 信佛的人,纵然不能吃长素,每个月初一、 十五也可以食两回斋,或四回斋,或六回斋,或十回斋。 尤其是遇到佛菩萨的圣诞,或父母以及自己的生日,食斋念佛戒杀放生,这是再好没有的事,每逢生日或忌日,能到寺院里去供佛及僧,礼忏作福,那是更好。 (六)随喜功德。 学佛最要紧的,就是随喜功德,只要是与佛法与众生有益的事,都是要随喜赞助。 例如:塑佛像、印佛经、办斋供众、以及赈济灾民,作朴种慈善事业,应当量自己的能力,养成一种欢喜布施的心,要知道布施是不在乎钱多少,而在真诚;所谓“福旧”,供养父母是恩田,供养三宝是敬田,救济贫苦是悲田。 这有一层,出家人法施较易,在家人财施较易,所谓财法三施,等无差别。 (七)日常行持。 真实学佛的人,布施口里说说就算了事,实实在在要有一种真实的行持! 但行持的法门,虽然有八万四千,求其最合一般人的口味,莫过于冥阳两利。 因为怕死的人,和一般不欢喜上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们是不肯念阿弥陀佛,怕苦、怕老的人,他们又不肯念消灾延寿药师佛。 这个时候,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是最当机,所以作日常的行持,再好都没有。 在家学佛的条件,分开来虽然是有无量无边,总起来有了上面七条,也可以算--个正信学佛的人,能够“以身作则,家庭佛化,供佛及僧,皈依三宝,慈悲戒杀,随喜功德”。 最后日常行持,这是再巧没有了。 发布时间:2024-02-19 10:00:0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