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他辞去高官,千里寻母,孝感天下 内容: 朱寿昌,宋朝天长(今安徽省)人,字康叔。 任岳州知官时,善於治理水盗,邻近州郡也学用其法。 又历任阆州知官,治理讼狱,办案如神,政绩卓著。 其父朱巽,官任京兆太守,其母刘氏,是朱巽小妾,出身微贱,刚怀孕寿昌时,就被休离,出嫁於民间,寿昌出生三岁后,才回到父家,从此母子分离,经过五十年,全无音讯,寿昌思念母亲,从未间断。 到了其父去世后,哀慕之情,更加殷切。 当寿昌任各州知官时,常委托吏役,探听其母消息,又常写信委托同僚,代为访问其母刘氏下落,可是毫无消息。 於是用佛家忏法,在背、顶上燃香,又刺血书写金刚经及水忏,日夜受持诵念,誓愿早日找到慈母。 宋神宗熙宁初年,有一天叹息道:“我年已五十,尚未找到生母,身为人子,如何做人? 古人说:‘求忠臣於孝子之门’,‘孝’尚且未能尽到,如何谈到‘忠’呢? 我宁可舍弃官职,一心寻找母亲……”於是辞去官职,并向家人辞别说:“我此去,如果不得见到母亲,我也不回来了。 ”於是跋山涉水,历经寒热,不辞辛苦,一村挨过一村,沿途探问,后来到了同州,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忽然会遇了离别五十年的慈亲,母子抱头大哭,感动路人。 於是迎接老母回归孝养,由此以孝传闻天下。 朝廷以其孝行可嘉,又起用他为司农少卿。 当时苏轼及朝中士大夫等,都为他作诗歌咏称赞他孝行卓绝。 数年后其母去世,寿昌哀伤哭泣,过於常情,安葬后,有白鸟集在墓上,时人以为孝思所感。 寿昌累官中散大夫,享年七十岁去世。 评母子离别五十年,毫无音讯,当时又无户籍可以查讯,天下之大,何处寻觅? 而寿昌竟能为母燃香,刺血书写经忏,精诚所感,终得会遇,其至诚孝德,真是可歌可颂。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由朱寿昌事迹,可以体悟我辈生死凡夫,修净土法门,忆佛念佛,果能如同孝子思念慈母这样志切精诚,何患现前当来不能面见慈尊呢? 【原文】朱寿昌。 知岳州。 善治水盗。 旁郡取以为法。 旋知阆。 治狱如神。 父巽。 守京兆。 母刘氏。 巽妾也。 方娠而出。 寿昌生数岁。 始归父家。 母子不相闻五十年。 行四方求之不置。 用浮屠法。 灼背烧顶。 剌血书佛经。 熙宁初。 与家人辞诀。 弃官入秦。 曰。 不见母。 吾不返矣。 遂得之於同州。 刘年七十余矣。 迎以归。 事闻。 诏还就官。 王安石。 苏轼等。 争为诗美之。 数年母卒。 既葬。 有白乌集墓上。 累官中散大夫。 卒年七十。 (孝义传)——选自《历史感应统记》 发布时间:2024-02-18 12:20:5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