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业修持的八大要领 内容: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十二祖,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归心净土后,便专志开示念佛宗旨。 《彻悟禅师语录》其中有一段开示尤为精辟: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十六字是净土修行的一大纲宗。 以十六字纲宗为核心,大师进一步演绎为净宗修持八大要领: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七、以一心不乱,为净行归宿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这段开示,可以作为修学念佛法门的指南。 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了生脱死之心不真切,就不能得到真实利益。 无量劫来,在六道中流转,死后所积累的枯骨,堆起来高过于须弥山,阿罗汉证果后,观察累劫在地狱中受苦,吓得毛孔里面流血,所以要发了生脱死的心,而且要真实恳切。 生死心若真切,就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净土宗修行方法极其简易,就是深信、切愿、持名,一句弥陀名号,犹如金刚王宝剑,威力无穷。 真信切愿持之,就能往生西方! 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阿弥陀佛大慈大悲,预知末世众生,不能自力断惑了生死。 《无量寿经》中记载法藏菩萨在因地时,经过五大劫思惟,于世自在王佛前,发四十八大愿,用弥陀佛号救度障重众生,生彼净土,十方诸如来,共同一法身。 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即为一切佛所护念。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持名念佛,更是往生净土的捷径! 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如何摄心?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 当念佛时,摄耳谛听,即是摄六根之下手处,摄心重点在六根,摄六根的下手处在摄耳根。 如何专注? 就是全神贯注在一句佛号上,必须恳切至诚,心不恳切至诚,就无法专注,可用记数念佛方法,从一至十,终而复始。 记数一法,息妄效果好,最能养神。 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我们在顺境上起贪,在逆境上起嗔,处处执著就是痴,因贪嗔痴而起烦恼如何对治? 就用专心念佛,佛念一起,烦恼自去,如提不起这句佛号,烦恼就会反客为主,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 修心,就是要对治现起的贪嗔痴。 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四重戒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观经》净业三福,特别强调要严持净戒: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严守这四重戒法,是修行净土的根本! 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念佛的人,不应图安逸,贪享受。 忏悔、念佛和修种种苦行以消除业障,增长善根。 七、以一心不乱,为净行归宿一心不乱,是念佛所追求的目标。 一心不乱有事一心、理一心。 事一心,从事相上达到一心不乱;理一心,是心具心造,心作心是事一心不乱,属定理一心不乱,是由定发慧,证念佛三昧。 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为什么重视种种瑞相呢? 念佛一法是难信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 为增长对念佛法门的信心,所以需要对种种瑞相加以记录,编辑成书。 《净土圣贤录》、《往生传》等书籍,记载着二千年来大量的往生事迹,启人信心,影响巨大! 太虚大师谈到中国由禅而净、提倡净土的大师们时,说:而成就最高,得大受用者,当首推红螺山彻悟师。 他的语录,对禅净一贯,卓特独到。 我们一定要遵循这八大要领来修行,才能获得念佛的真实利益。 发布时间:2024-02-08 06:14:2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