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如何智慧的对待善人与恶人? 内容: 核心提示:虚云老和尚,中国近代传高僧。 1840年出生,母早逝,父亲于泉州为官。 幼时乐闻佛法欲出家,父为娶妻两房而清净无染。 19岁逃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 禅师出家后入山数年,勤修苦行。 27岁为报父母恩前往普陀山、五台山、西藏、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朝山礼佛,沿途历经九死一生,数次蒙佛菩萨救护。 后于扬州高旻寺参禅开悟。 1901年至终南山结茅潜修两年,入定数月。 老和尚一生历经四朝五帝,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示现奇迹无数,历坐15个道场,复兴云南鸡足山、重兴广东南华寺、云门山大觉寺、江西云居山等6大祖庭,一身兼承禅门5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为中国佛教培养了大量的弘法高僧和护法居士。 1959年10月13日于江西云居山圆寂。 世寿120岁,戒腊101岁。 凤凰佛教《般若讲堂》栏目今日刊登老和尚开示如下。 佛菩萨调伏众生有“折摄”两种方法(图片来源:资料图)佛教依“折摄”二义,立方便多门:何谓折? 折者,折伏恶人。 ……盖在家大权菩萨,为折恶利生故,虽执刀杖乃至斩其首,于戒亦无犯,反生功德。 因恶意而杀,皆知不可;因善意而杀,固是在家大权菩萨之金刚手眼也。 何谓摄? 摄者,摄受善人。 佛菩萨为利益众生故不避艰危。 有四摄法:一、布施摄。 若有众生乐财则施财,乐法则施法,使生亲爱心而受道。 二、爱语摄。 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亲爱心而受道。 三、利行摄。 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生亲爱心而受道。 四、同事摄。 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 佛菩萨之积极为何如。 发布时间:2024-01-12 10:20:0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