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用心感悟生活懂得戒、定、慧 内容: 宽恕别人,这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真正地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尤其是宽恕别人的过错,这更加困难。 当你的心灵为自己选择了宽恕别人过错的时候,你便获得了一定的自由。 因为你已经放下了责怪和怨恨的包袱,无论是面对朋友还是仇人,你都能够报以甜美的微笑。 三学指的是戒、定、慧三学。 戒学是佛教徒的行动规范和守则;定学是禅定、静虑;慧学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相的般若智慧。 三学是对八正道的归纳总结,是佛教修行的根本,三学是修行者获得解脱的必由之路。 戒学,三学的第一个阶段三学的戒学指的是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 戒主要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种类。 戒学按内容可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 止持戒是指止非防恶的各种戒;作持戒是指奉行一切善行的戒。 这二者相辅相成,为的是让佛教徒严防身、口、意三业,不做一切非法的、不合理的、足以使身心染污的事情。 三学的定学指的是禅定、静虑。 戒学是佛教为信徒追求生命超越竖起的路碑,但这些佛路历程中的指南要内化于人心,使人的心性受到改造,却需要入主观上能专注于这些路碑和指南,否则也难入于心。 同时,佛教生命超越的指归是涅槃寂灭,是要让躁动不宁的生命意志归于平静,因而佛教的生命超越之道对人的心境和精神状态有着特殊的要求,这就产生了佛教的定学。 定学就是禅定,禅的意思是静虑,也就是清除杂念,使心灵和思维纯净。 定的意思是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即精神状态集中。 慧学,三学的最高阶段三学的慧学指的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相的般若智慧。 佛教之所以守戒律,习禅定,追求解脱成佛,基本缘由就在于佛教智慧彻悟宇宙人生真相,通达社会事理,所以佛教智慧既是佛教守戒习禅的理性基础又是守戒习禅的理性结果。 戒、定、慧三学与八正道的关系戒、定、慧三学是对八正道的归纳总结,八正道指的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戒学主要是对人身体行为的特定约束,包括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定学主要是对人精神状态的严格控制,包括正定;慧学主要是对人认识的正确指导,包括正见、正思维、正念。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生而为人的非常多,有钱有势的也非常多,但能够接触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听闻佛法后又懂得如何修学的就更少,也就是说,信佛的人中真正学佛的并不多。 信佛和学佛,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有很多人,信佛只是烧香拜佛,只是祈求佛菩萨的保佑,这种信仰非常表面、非常功利。 真正的学佛修行,并不是刻意地追求什么。 从广义来讲,修行就是一种生活,而且是一种非常平实的生活! 我们可以把学佛说成是玄妙的事情,说学佛是为了成佛,听来非常遥远。 我们时刻都要反省一下,看看此刻正在想些什么? 看看自己想的这些念头是什么? 我们要看住自己的念头,无论是好念头还是坏念头出现时,心中都要了了分明。 尤其是我们起贪心、嗔恨心的时候,不要盲目地跟着它跑。 一个没有学佛的人,贪心现前的时候就拼命地贪;嗔恨心现前的时候就拼命地嗔;爱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恨的时候又恨得不共戴天,结果让这些烦恼心理成了主宰我们生命的主人。 而念佛就是要培养我们的正念,使我们把握好自己的心念,把握好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而不是让那些五欲尘劳的烦恼左右我们的身心,使我们的心始终保有清净的觉. 修行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日常的行住坐卧中,都包含着修行。 学佛就是要从我们的一言一行做起,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 只要我们用觉悟的心生活,那就是最好的修行。 发布时间:2024-01-09 10:08:2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