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们应当从佛那里学到什么? 内容:  假设一个人学佛修行修的极好,万缘放下,是不是就会脸上不时带着浅笑,常表现出放荡不羁,啥都无所谓的姿势呢? 本来,假设你修到觉得啥都无所谓,并非你实在修好了。 如同画圆,这恰似来到了修行圈的半圆处,你有必要持续往前画,画到啥都无所谓的相不好,修行才算满足。 实在满足的修行人恰不是啥都无所谓,而是事事有所谓;吃一顿饭,走一步路,和每一个人打招呼,甚至与一只蚂蚁、一只飞虫相遇,都变得那样首要,因为那是当下日子的悉数。 不重视方法,并不是不要方法。 当你往方法里灌入你的专注、你的高兴、你的觉知时,那感触有多棒? !且方法在这种高兴、专注和觉知中不见了。 所以,方法从来不捆绑人,只捆绑那些狡猾的、不宽厚的、不想踏踏实实修行的孙悟空一样的脑筋。 没有方法脑筋多么高兴啊? 从此它能够夸夸其言,腾云驾雾了。 但留神,你有可能中了脑筋的计。 没有方法,脑筋无所皈依。 没有皈依,又不肯修持觉知,从哪儿下手下功夫啊? 那颗不定的心安住何处开始了解它本身? 光思考吗? 假设仅从思考中得到脱节,那只是是一种脑筋禅、思辨禅,它所给你的是一种虚幻的安闲脱节,一点也经不起事上的查验。 所以,实在的修行者应当留心查看那些过火侧重不要方法的经验。 不论在家出家,修行人都不应容易丢掉那正派规则,丢掉正派规则恰是脑筋想要的,因为脑筋惧怕捆绑。 不丢掉正派规则,也不是说你时刻板着个脸,板着个身子行住坐卧,而是不时觉知自己的一言一行,提示自己待在正觉正念里。 待在正觉正念里的人,天然常常活动吉祥正派的爱之光,这是修行人的光。 学佛最首要的是做佛。 假设一个人能够立刻做佛,那么他的所行便是佛行。 在方法上做佛和在精神上做佛平等首要。 有人只在方法上做佛,有人只在精神上做佛,有人在方法和精神上都做佛,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在做彼时刻我们能做的。 作为佛教徒,我们学佛,除了读经,就应当学习像佛陀一样行走,像佛陀一样站立,像佛陀一样浅笑,像佛陀一样待人接物当我们完全活在佛性中时,已然没有方法和精神上的分别,一个人从里到外天然流露佛性之光:正派规则,柔软慈祥。 二千五百年前到今天,人的本质一点也没有改动,改动的只是个幻象人的良心没变,人的四大没变,原因和合的规则没变,佛性没变,悉数都没。 佛教的师父是佛陀的化身,代表的是佛陀这个相,所以更应当行如佛陀,站如佛陀,走如佛陀,说话如佛陀,浅笑如佛陀。 不展示佛陀的正派规则,怎能是佛陀的代表或化身呢? 师父在前走,弟子在后面效法,这便是修行。 佛法没有末法,末法只是说法。 佛法在哪? 在人心中;佛是谁? 佛是每一位、每一个。 有佛想、知佛念、作佛行,人人都是佛。 学佛者,请像佛陀一样走路,请像佛陀一样呼吸,像佛陀一样就餐,像佛陀一样咀嚼,像佛陀一样安卧,像佛陀一样凝视,像佛陀一样浅笑,像佛陀一样做人干事如此,这便是遵佛奉教。 我们常常不知道修行详细该做啥,除了学经,这便是修行的平时内容。 作为佛的后人,我们常常腕上戴珠,项上挂珠,手里捻珠。 捻着那十八粒佛珠,日夜呼喊着佛的名字,你真的记起佛陀的叮咛了吗? 你真的按佛陀的遗言做了吗? 问一问自己:我于疆土效果威仪了吗? 我严净毗尼了吗? 我弘范三界了吗? 我越诸尘累了吗? 我妙堪遗言了吗? 请自检核,自我审察,做一名实在的佛家人,不论是穿白衣仍是身着黄袍。 发布时间:2023-12-19 10:04:4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