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最通透的智慧 内容: 最通透的智慧丝毫必争,己对人错,是很多人对某些事情的第一反应。 但有时候吃亏是福,这福说的就是智慧,是一种大气。 人只有大气才能达到心境通达,心境通达是一种通透的智慧,这种智慧能让你摆托心灵上的束缚。 何必在乎别人怎么看,何必去跟别人解释你为何代人受过,修炼心境就是修炼人生。 弘一法师在和他的善友们沟通时,一向主张多审视自己的言行。 在讲解经文时他曾提到:“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 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 ”事实上生活中有些人是本着这个原则去做的,但往往有时候人们缺乏修为,无法坚持到最后。 有一位绅士,急着去处理一些事情,但是在途经一座独木桥时遇到了麻烦。 到了独木桥之后,绅士刚上桥走了几步,就看到桥的对面来了一个孕妇。 于是绅士很礼貌地退了回来。 孕妇过了桥后,绅士再次上桥,急忙向对岸赶去,但是走到桥中央时,一个挑着两大担柴火的樵夫匆忙地迎面走来,绅士什么也没说,又退了回来,让樵夫过了桥。 有了这两次的经历,绅士在上桥之前,等了几分钟,桥对面确实没有人时,才又上了桥。 上桥之后,绅士迅速地向桥对面赶去,眼看着马上就要过桥了,谁知这时候,桥对面赶来了一位推着独轮车的农夫。 绅士觉得自己马上就要过桥了,而且已经让过两个人了,不应该再让了,于是摘下帽子,非常有礼貌地向农夫说道:“尊敬的先生,你看我马上就要下桥了,能不能先让我过去呢? ”农夫生气地说:“难道你没有看到吗,我正急着去集市呢! ”两人协商不妥,于是争吵起来。 这时候,河上驶来了一叶小舟,舟上坐着一个胖和尚,于是二人同时叫住和尚,让和尚来评评理。 和尚两手一合,看了看农夫问道:“你真的那么着急过桥吗? ”农夫说:“我真的很着急,晚了怕赶不上集了。 ”和尚说道:“既然你那么着急赶时间,为什么不给绅士让一下路呢? 只要你稍微让一下,绅士过去了,你不就可以早点到集市了吗? ”农夫无话可说,但还是不愿意让路。 这时,和尚对绅士说:“你为什么要让农夫给你让路呢,仅仅是因为你快到桥头了吗? ”绅士感觉到非常委屈,辩解道:“在此之前,我已经给两个人让过路了,如果这样一直让下去的话,我可能永远也过不了桥。 ”和尚反问道:“那你现在过去了吗? 你既然给那么多人让了路,给农夫再让一次又何妨呢,既然过不了桥,至少应该保持绅士风度啊,你何乐而不为呢? ”绅士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让一让别人又有何妨呢? 做人不能太自私,如果总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人与人之间永远都不可能和解。 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不要看别人的罪恶和过错,要多审视自己的言行。 《梵网经》是大乘菩萨戒经,也是一个大部头的经。 传到中国来只把其中之一品翻译过来,即心地戒品,上卷讲心地观法,下卷讲戒律。 学做菩萨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要能承受代众人之毁辱。 一切过错自己承担,好事让与别人,可以消除我们无始劫以来的贪嗔罪业,这与世间人恰好相反。 如非真正觉悟,很难做到,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 发布时间:2023-11-29 10:04:3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