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猫砍大画:【佛学漫画】降魔 内容: . post-content img {display: block;height: auto;margin: 0 auto 0;max-width: 100%;}. zw{font-size: 1. 5em;font-weight: 400; line-height: 0. 59rem;margin-top:-0. 36rem;padding:0. 4rem 0. 01rem 0. 4rem 0. 01rem;text-align: justify;}. post-content img {display: block;height: auto;margin: 0 auto 0;max-width: 100%;}. zw{font-size: 1. 5em;font-weight: 400; line-height: 0. 59rem;margin-top:-0. 36rem;padding:0. 4rem 0. 01rem 0. 4rem 0. 01rem;text-align: justify;}不要认为,魔是怎样的奇特,认为我们离魔很远。 按照比较高阶的佛法义理来说,除了实相(真理)之外,其余一切都可名之为魔。 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 《大智度论》是佛是魔只在一念之间,成佛无非就是魔障的彻底解除。 佛家说,这种境界是超越一切对立、造作、分别的。 那也就等于说,一切起心动念,造作分别的,从究竟意义上来讲,全都属于魔知魔见。 拟心时,被拟心魔缚,非拟心时,又被非拟心魔缚,非非拟心时,又被非非拟心魔缚。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不过,也不要认为魔有多么的可怕,认为降魔有多么的困难。 我们只要能够树立正知正见,知道凡所有相,都是虚妄,而真心实相本自无缺,具足圆满。 能够这样时时起智慧觉照,那么,一切魔障都将不降服而自退散。 因此古人常讲:妄起即觉,觉即妄离。 也可以说是:烦恼起即觉,觉即烦恼离;魔障起即觉,觉即魔障离~这是绝对健康无副作用的修行路,修行人果能具备这样,壮士断腕般的认知与气概,要寻魔,恐怕都了不可得,哪里还用更说什么降魔呢! 所以维摩诘居士说,魔王多半是大菩萨化身。 十方无量阿僧祗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 《维摩诘经》可不是吗,你我若不恶起造作分别,魔他向何处安放? 魔既无,哪里不是佛? 既是佛,哪里还用头上安头更立佛? 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何处觅佛? 不可更头上安头,嘴上加嘴。 但莫生异见,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总不出汝心,三千世界都来是汝个自己,何处有许多般?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虚空世界,皎皎地无丝发许,与汝作见解。 所以一切声色,是佛之慧目。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 发布时间:2023-11-14 06:23:5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