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观音菩萨现身说佛法的故事 内容: 在佛教文化中,有观音菩萨有有三十三应化身的说法。 而为持经观音就是这三十三观音之一,关于持经观音的由来有两个版别的故事。 那么本期的释教故事,为你解说观音菩萨持经言传身教的故事。 都闻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应化身,闻声救苦救难,深得大众敬仰和敬爱。 在这三十三应化身中就有一尊蛤蜊观音。 那终究观音菩萨为何要化身蛤蜊呢? 这其中故事还和唐文宗有关。 本期的释教故事,为你解析。 宗教文化观音菩萨常常云游各地,观察民情,寻声问苦。 一天来到了宁波上空,看到云空聚集一股极浓重的怨气。 菩萨知道,凡有怨气集聚的当地,大众必有冤苦。 观音立即动了慈善之心,化作一个游方僧人,到宁波察访。 观音来到一个镇上,刚巧看到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差役在抽打一个年迈渔夫,打得老渔父叫苦不迭。 街头远远近近有渔民在观望,但都是面带愁颜,没有人敢上前去阻挠。 观音就近问一位渔民,渔民向她说了工作缘由。 原来这是因为上贡蛤蜊,差役勒索渔夫。 当时皇上唐文宗最喜欢吃蛤蜊,爱之如命,每日必吃,不吃就像犯了大病一般。 为此,官府差役天天要给皇厨准备蛤蜊。 这样,浙江沿海一带的渔民就遭了殃,特别是宁波渔村更是首当其冲,因蛤蜊要数宁波最好,又大又肥又香。 但问题不在皇上喜欢吃蛤蜊,这宁波盛产蛤蜊,满意皇上食用,皇帝要吃多少也能供应得上,因皇帝吃得再多又能吃多少。 问题就出在一帮贪婪的官吏差役上。 他们借皇帝旨意,把蛤蜊作为贡品,巧立名目剥削渔民,不但数量层层加码,越来越多,并且挑肥拣瘦。 每户渔民按官府规定,有必要如期限上交一定数量才算交差;差役收蛤蜊时过了秤,拿了收据才算了事。 否则,交不上就要遭殃挨打。 因为官役借机从中渔利,渔民交蛤蜊,假如不贿赂官役,背地里塞几贯钱,官役就不会给你过秤,给你开票,他们肆意刁难,无事生非。 蛤蜊这东西甚是娇贵,保存不了多长时间,不及时食用,就会腐烂变质。 官役挑剔,说你交的不合格不收,十分困难捕到的蛤蜊就全坏了,还得再去抓。 而交蛤蜊有期限,不准时交,还会给你加上违背圣旨的罪名,更是让渔民吃不消。 渔民为了顺畅上交蛤蜊,就得塞钱。 但渔民哪里来这许多钱,又哪能满意得了这无底洞似的没完没了的勒索,这样一来,这宁波区域的渔民日子越来越伤心,不少渔户被弄得卖妻典子,家破人亡。 今天,这差役所抽打的老渔民,就是因为没有给官役塞钱,差役说老渔民误期抗旨而抽打白叟。 观音菩萨了解了状况后,知道这小小蛤蜊竟给大众带来这么深重的灾害,不禁动了恻隐之心。 她想,假如再这样下去,这一带渔民都不得安宁,都会弄得家破人亡,我有必要想方法挽救这区域的渔民。 眼前这可恶的差役,得先治治他。 这时,观音走到了差役面前,说:“请问差役大哥,这老伯犯了什么罪,你这么毒打他? ”差役见眼前是位游方僧人,不耐烦地说:“你出家人管什么闲事? 这老刁民总不如期交贡品,二天前就让他交,他今天才来,交的蛤蜊全欠好,大多数是死的,怎么能上交皇上。 他违期抗旨,还不该打? ”老渔民连连喊冤说:“差役大哥,你说话要凭良心! 三天前我就交了,只因这次未给大哥孝敬银两,大哥不肯过秤,才使得蛤蜊坏成这样,我一时又不能再捕得这么多蛤蜊,我有什么方法? 大哥,冤枉呀! ”差役气愤地说:“你违期不交,还敢狡赖? 看打。 ”差役又举起鞭子要打。 观音上前用手挡住了,笑着说:“差役大哥,你别气愤。 老伯这一筐蛤蜊不是好好的吗? 你是不是没有看清楚? 这蛤蜊个个活蹦乱跳,都是上好的蛤蜊,你就收下,过秤吧。 ”差役说:“这不或许。 ”观音说:“不信,你把这蛤蜊抛入潮头,保证个个张壳迎潮而来。 差役大哥,要是这筐蛤蜊都鲜活的,你能不能收下,过秤,饶过老伯这一关? ”差役不信,随手抓起一把蛤蜊抛入潮头,观音菩萨暗施神力,说个“变”字,只见死蛤蜊个个复生,张开蚌壳,顺潮而来,看得差役目瞪口呆,感到好不古怪。 观音说:“怎么样? 我看你积点德,做做好事,老伯这么大年岁,你就饶他这一回吧。 ”差役被眼前怪事弄得手足无措,这时围上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一些人也帮着央求,差役看看眼前这年青僧人,一股凛凛正气,无形中使他遭到震撼,再一听人们央求,不知怎地,也就勉强地收了老渔民的蛤蜊,放了老渔民。 救了老渔民后,观音散步在海滩上,想来想去还是不安。 她想,救了这个老渔民又有何用?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治本。 这蛤蜊给大众带来的灾害,归根到底,起因在皇上唐文宗爱吃蛤蜊,所以要挽救渔民之苦,不在治治几个官差,首要的在于点化唐文宗。 只要唐文宗不再吃蛤蜊,渔民不再进贡蛤蜊,官差们鱼肉大众的事也就没有了。 发布时间:2023-11-05 10:35:4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