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为何学法后,总觉得反被佛法障碍了,变得很畏惧 内容: 问:佛法是心法,总是听闻,说佛法的空性和般若要用在生活中,可是学了法后,总觉得自己反被佛法障碍了,变得很畏惧。 作为奋上的年轻人,我想自己应该不是消极地面对人生,是否是自己没有智慧,理解不了佛言祖语? 有时候会很想不通。 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学佛,确实要善于学佛。 不要说一学佛好像变得更消极了,更畏惧了。 所以现在社会上都有一个嘲笑的口吻,说这些消极的、无所谓的,都是叫佛系青年。 但佛教是这个样子的吗? 佛教是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的,它是中道的。 当然跟世间法也是不一样,但是绝对不是说它是消极的,它有非常积极的一面。 佛法的空性,这是从它的体性上来说;从它缘起法来说,又炽然地建立一切因果的法则。 正因为有空性,才能建立一切法。 空可以说是无为的,立一切法是谈有为的,真正的有为恰好是从无为里面出来的,叫无为而无不为。 有体才有用,从体起用,摄用归体,体用一如,空有不二。 所以佛法让我们要认知善恶的一面,它是对于恶的一面要止住,要不碰;对于善的一面要积极地投入的,而且是忘我的投入的。 这种投入做事,它是全力以赴的。 就是比喻如狮子搏兔,狮子抓一个老虎,它是全力以赴的;抓一个小兔子,它也是全力以赴的。 而且,佛法六度就有一个精进波罗蜜,这种精进不是一般人所讲的,所能做得到的,而且对懈怠放逸是一种非常否定的评价的。 作为学佛的年轻人,要以阳光的心态、积极的心态面对着我们这一期的人生。 选一个善业,择善而固执之。 你是公务员,就把你的政务做好;你是一个医生,要医术高明;你是个教师,就要教书育人,知识渊博。 要做成这个行业的佼佼者。 自古以来,能够建大功、立大业的,常常是从学佛法、心法当中出来的。 学佛能开发智慧,智慧是种能量,这种能量用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有所成就。 发布时间:2023-11-02 06:08:4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