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界法师:两个念头,酬偿两次生死 内容: 为什么要无住呢? 它的理由是说,我们一念的清净的本性,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本性,众生本具,诸佛所证。 因为一念的妄动,才产生的三界的根尘识,六根六尘六识,就是整个生命的现象是由一念妄动产生的。 那么现在怎么办呢? 要了生死,要把生死的业力的种子从根斩断,就是逆向操作回光返照。 你看清朝有一个居士,在那个《净土三要述义》里面说,有一个叫王鼎实的居士,这居士从小非常聪明,他十五六岁就考上了乡村的功名,到十六岁呢他准备到中央去考这个中央的这个功名,考完以后呢,他生了一场病,他就写信跟他爸爸妈妈说,他说:父母亲啊,孩儿不孝,我这场病治不好了。 他说:其实我前生是一个径山寺的老和尚,我不应该来这次的。 因为他径山寺的老和尚修行的时候,他除了平常闭关以外,他就拿着念珠到处走走。 走到大殿前面啊,他看到两件事情让他心动:第一个少年登科者,他看到年纪轻轻就考上功名,大家敲锣打鼓,那骑在马上啊,非常的荣耀啊,来大殿还愿的时候,他仁者心动,动了他的行蕴的执取。 第二个,他看到那些富贵人家来山上礼佛的时候啊,那带着很多的资具来供养三宝时候,他仁者心动,他动了两个念头。 所以他说啊,我要为这两个念头来酬偿两次的生死。 这一次为了功名而来,他下一次呢还要为了富贵而去,他还有一世酬偿富贵的念头。 你看! 后来你看那个《净土三要述义》那个作者后面说啊:他以前是径山寺的大修行者,修持数十年,几成大道几乎成就大道,合理的推论,这个人应该是加行位的菩萨,有三昧,有禅定力的,要不然怎么叫几成大道呢? 与那个大道几乎相应啊,动了两个念头,所以他没有把这个消我亿劫颠倒想,没有把生命归零,临终的时候产生了一念妄动。 所以,如果我们有志于求生净土,不是只有念佛而已啊! 你要注意这个生死业力的问题,生死的业力是被执着这个行蕴的执取牵动的。 所以你一定要把这个生死的根斩断,你才能够把生死业力的力量慢慢把它调伏下来。 发布时间:2023-07-07 06:25:4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