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相国寺建寺的故事 内容: 武则天当皇帝那时候,有个法号叫惠云的和尚,湖南长沙人,因为家里穷,十岁就出了家。 他长大受戒时,曾在菩萨面前许下大愿,要修建一座寺院来供奉佛祖。 因此他到处化缘,整整熬了十二年,可是积攒的银子还不够建个山门呢。 这天惠云和尚化缘来到开封,住在南关繁塔寺里。 当时正是三伏天,热得他直到半夜还睡不着,没办法,干脆坐到院里凉快吧。 他刚坐了不一会儿,忽然眼前一亮,从汴河北沿儿升起一道紫气,直冲上空,转眼间化成了一座寺院:红墙琉璃瓦,又高又大,很是气派。 惠云和尚惊奇地看着,不多时空中那寺院慢慢消失了。 他暗暗想了想,心里明白了,认定这是佛祖点化他,叫他在开封修建寺院,实现他的心愿。 熬到天亮,他赶忙进城,沿着汴河去找昨夜出现紫气的地方。 到那儿一看,是一座富豪宅院,一打听才知道这里原来是战国时信陵君的故居。 一千年前,开封是魏国的京城,号称大梁。 魏王的异母兄弟无忌被封为信陵君。 他文武全才,品德又好,在列国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经过改朝换代,这块风水宝地早已换了主人,如今这里是歙州司马郑景的老家府邸。 郑府门前贴有一张告示,说是郑老夫人得了个怪病,不住打嗝,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咋治也治不好,身体越来越糟糕。 谁能看好她的病,千金重谢。 告示前挤满了人,七嘴八舌,说啥的都有。 惠云和尚听了,心说有门儿,上前一把揭掉了告示。 郑景告假来探望母亲的病,闷坐在家里,正为老母亲的病发愁,听说有人揭榜,亲自出来迎接。 惠云和尚随他来到后宅,见堂屋后墙正中间挂着观音菩萨神像,案上摆满了供品,炉里烧着香,一看就知道老夫人是个信佛的人,这时,老夫人躺在床上,面黄肌瘦,一个劲儿地打嗝,模样很难受,惠云和尚给她号过脉,开了张药方,对郑景说:“老夫人吃斋念经,诚心敬佛,菩萨定会保佑她渡过这场劫难的。 请施主按方抓药,连服半月,到时候贫僧再来探望。 ”原来出家人都要学会一两门儿技艺,才能济世救民,积德行善。 惠云和尚精通医术,治打嗝正是他的拿手本领。 半月后,惠云和尚又来到郑府。 郑景一见,就连声道谢:“高僧妙手回春,老母亲的病全好了。 我要好好谢谢您啊! ”惠云和尚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菩萨法力无边,贫僧有何德能。 ”郑景命仆人端上一盘金元宝,说:“一点儿心意,请恩人笑纳。 ”惠云和尚摇了摇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贫僧怎能贪这黄白之物。 不过贫僧心里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恩人有何指教。 当讲无妨。 ”“贫僧夜观天象,发现贵宅是佛光宝地,凡人不可久占。 如果能把宅基献给佛门建寺,菩萨就会保佑贵府阖家平安。 ”,郑景一听这话,皱起了眉头:“恩人要在开封修建寺院,本官情愿为您出重金另买地皮,只是这祖传基业,我怎能……”惠云和尚忙打住他的话说:“不是佛光宝地,岂能随便建寺? 既然施主舍不得宅基,那就算了。 ”说罢就要告辞。 老夫人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合掌一拜说:“恩人的话我都听见了,能把宅院献给佛祖住,这是俺郑家前世修来的福分。 老身愿意随我儿到歙州任上,安度晚年。 ”过去老夫人恋家,不肯随儿子去歙州,郑景一直放心不下,时常两头儿奔走。 现在听母亲松了口,郑景很高兴,朝惠云和尚拱手施礼说:“在下愿遵母命,把家宅献给佛门建寺。 ”惠云和尚得到了郑府的宅基,开始在全城募集建寺资金。 酷暑三伏他站在红火日头地儿里,十冬腊月他冒着风雪盘坐在街头,双手捧钵,高声诵经,向行人化缘。 开封百姓被他的苦心打动了,都争着向他施舍。 惠云和尚用募捐得来的银钱,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建成了一座大寺院,取名大相国寺。 就在这时,国家发生了大变故,武则天驾崩,皇位又落到了李家手里。 大相国寺建成那天,正好是唐睿宗李旦登基,而李旦本来是相王。 发布时间:2023-05-11 10:34:2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8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