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陕西奇案:野狐化身和尚 被高僧三问现原形 内容: 慧忠国师(资料图)慧忠国师(675年-775年)是唐玄宗、唐肃宗和唐代宗三朝皇帝共同奉持过一位大禅师。 俗家名冉虎茵,法名释慧忠,世称南阳慧忠国师,谥号大证禅师,唐代越州诸暨(治在今浙江诸暨)人。 慧忠博通经律,法受双峰,从六祖惠能学禅,受过心印后,入淅川白崖山堂子谷(今香严寺),修行四十年之久,不曾出山。 唐玄宗在位时,就钦其道誉,将其迎往京城,敕住南阳龙兴寺。 安史之乱起,慧忠离开京师,隐遁山林。 安史之乱后,肃宗派使者持诏再迎至京城,待以国师之礼。 敕居千福寺西禅院。 代宗即位,优礼有加,迁至光宅寺,长达十六年之久。 慧忠的说禅,主要是随机说法。 他的师执辈,不论是惠能还是神秀都以开坛直陈大法为主,辅以随机巧说;慧忠则偏于随机巧说,显示了禅风在说法风格上的变化。 有一次,唐肃宗问慧忠国师:“大师在曹溪那里得到什么法? ”慧忠国师回答:“陛下还看见空中那一片云吗? ”肃宗说:“看见。 ”慧忠国师问:“它是钉在那儿呢,还是挂在那儿呢? ”肃宗又问:“如何才能掌握自己的身心? ”慧忠国师就站起来,问:“明白吗? ”肃宗说:“不明白。 ”慧忠国师说:“那你把净瓶拿过来。 ”肃宗还要再问,慧忠国师不理会他,连看都不看他。 肃宗说:“我是大唐天子,你胆敢连看都不看我一眼? ”慧忠国师说:“你看得见天上的虚空吗? ”肃宗说:“看见。 ”慧忠国师:“陛下! 它曾向你看一眼吗? ”有个天竺僧人大耳三藏来到京城,自称有他心通,唐肃宗请慧忠去试验。 大耳三藏一见到慧忠就施礼下拜,站到一边。 慧忠国师问他:“你会他心通吗? ”大耳三藏说:“不敢! ”慧忠国师说:“你看看我现在在什么地方? ”大耳三藏说:“和尚是一国之师,怎么跑到西川看划船竞赛去了? ”过了一会儿,慧忠国师又问:“你说我现在又在什么地方? ”大耳三藏说:“你是一国之师,怎么又跑到天津桥上看人耍猴把戏? ”过了一会儿,慧忠国师又问:“你说我现在究竟在什么地方? ”大耳三藏深入禅定,觅不可得。 慧忠国师斥责他:“你这野狐精,你的他心通怎么不灵光了呢? ”大耳三藏惭愧得说不出话来。 代宗即位之后,对慧忠国师更是礼遇有加,于是迁住光宅寺。 有一天,代宗召见一人,自号太白山人,不明真实姓名与年龄。 代宗告诉慧忠国师:“此人自认是一代奇人,颇有见解,敬请国师考验。 ”慧忠国师先看看太白山人,然后问道:“陛下说你是一位异士,请问你有什么特长? ”太白山人说:“我会识山、识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文认字,无一不精,并长于算命。 ”慧忠国师道:“请问山人:你所住的太白山是雄山呢? 还是雌山呢? ”太白山人茫然不知所对。 慧忠国师又指着地问道:“请问这是什么地呢? ”山人说:“算一算便可知道。 ”慧忠国师又在地上写了“一”字,问:“这是什么字? ”山人回答:“一字。 ”慧忠不以为然,纠正他的话:“土上加‘一’,应当是‘王’字,为什么会是‘一’字呢? 现在,我再请问你:三七共是多少? ”山人回答:“三七是二十一,谁人不知? ”慧忠国师说:“三和七合起来是十,怎么一定会是二十一呢? ”站在一旁的代宗欣悦地说:“朕有国位,不足为宝;朕有国师,国师是宝! ”慧忠国师不但博通训诂,并且穷究经律,虽受到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的礼遇,但以天性淡泊,自乐天真。 由于仰慕南岳慧思大师的遗风,奏请在衡岳武当山兴建太一延昌寺;又在党子谷创立香严长寿寺,各请藏经一部作为镇山之宝。 大历八年(七七三),奏请朝廷度化天下名山之僧,遴选精通经律论三藏者。 后来,归隐党子谷,大历十年示寂,享寿八十有余。 谥号“大证禅师”。 世人称他为“南阳慧忠”、“南阳国师”。 发布时间:2023-05-04 10:00:0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8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