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 内容: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此四句,名庄严地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 见有国土,嶕(jiāo)峣(yo)峻岭,枯木横岑;岝(zu)峉( )陉(xng)嶙,莦(xiāo )茅盈壑。 茫茫沧海,为绝目之川;葻葻(ln)广泽,为无踪之所。 菩萨见此,兴大悲愿:愿我国土,地平如掌,宫殿楼阁,镜纳一方,的无所属,亦非不属,宝树宝栏,互为映饰。 是故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这四句是庄严地功德成就。 前面讲量功德,是表明如虚空无有边际,现在是要谈这个宝地内在的功德。 这个宝地上有无量的宫殿楼阁,这些宫殿楼阁的墙壁上都能观见十方无量的世界,无有障碍。 地面上又有种种的七宝树,又有无量的光色,宝树外面又有珍宝的栏楯来围绕。 阿弥陀佛因地为什么会生起这样的地功德庄严的愿呢? 这也是见到他方世界的国土种种的不如意而生起来的。 比如我们所处的这个国土嶕峣峻岭,就是到处有高山峻岭。 枯木横岑,有很多枯死的树木横在地面上、草地上。 并且,还有很多的悬崖峭壁、山谷。 在这里面又有种种的恶草、茅草,充盈在山谷深壑里面。 在我们的国土又有茫茫沧海,一望无际,无有尽头。 我们这个世间海的面积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七十,陆地面积很少,站在海岸上极目远眺,看不到边际。 在这个有限的国土面积上还有很多的沼泽地带,所谓湿地,这些都不能去走的,一走就深陷下去了,就叫无踪之所。 这是我们国土的相状,法藏菩萨因地看得很清楚。 所以这些,法藏菩萨见到生起大悲心,就希望:我所住持的国土地平如掌。 没有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地面像手掌一样平。 我们手掌并不怎么平,阿弥陀佛的手掌是很平的。 这个广袤的、平展的地面都是七宝为地,种种珍宝有不同的排列组合这个区域可能是琉璃地,那个区域可能是玛瑙地,那个区域可能是黄金地地跟道又形成一个排列组合。 极乐世界地面还有种种的华,这个华就像地毯一样,非常柔软,踩下去四寸,抬起脚来,平复如初。 这个华又能自然形成种种的图案,这些图案都是帮助我们修道的。 现在在很多国家发现麦田里面的一些图案,非常有秩序。 所以就想象是不是地外文明搞的,要么一大片面积麦田里面的图案,很奇特。 这个地面上有种种的宫殿,种种的楼阁,这是谈地面。 当然也有虚空的宫殿楼阁。 这些宫殿楼阁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显现他方世界的情形。 然后这个地面上有重重的宝树。 《阿弥陀经》讲七重行树、七重罗网、七重栏楯,但七重不仅仅是七重七重就是七排实际上七是代表一种圆满的、吉祥的数字,出世间的数字。 七重又七重,就是无量重的宝树。 所以极乐世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到处都是宝树,宝树又有宝栏楯来保护。 所有的栏楯、宝网、宝树、都是珍宝的,都能放光,光光辉映。 地面也是美不胜收,所以就称为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发布时间:2023-04-17 06:15:2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88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