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心佛众生一体之圆顿法义 内容: 疏文:心、佛、众生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盖心即是佛,佛即是生,诸佛心内众生,念众生心中诸佛也,故云一体。 中流两岸者,娑婆喻此,极乐喻彼,始焉厌苦欣乐,既焉苦乐双亡,终焉亦不住于非苦非乐,所谓二边不著,中道不安也。 《弥陀疏钞》心佛众生一体之圆顿法义,出自《华严经》,意谓诸佛与众生及真如妙心,此三者平等无差别,以诸佛与众生同一自性清净心。 故《华严经》云: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 皆同一性,所谓无性。 以佛所证,即众生本觉真心。 又云:菩萨摩诃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 何以故? 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 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 以众生之心,即佛所证觉体。 生佛平等不二,乃大乘圆教之甚深法义,吾人当深切体味。 又迷此法有众生名,悟此法有诸佛名,此诸法中实有心名。 然克实而论,迷悟本空,中边不立,诸佛、众生及心,皆假名安立。 假名无实,全体即真,故三法相即,无有差别。 既然此一性无性之心性,乃众生与佛平等共有,不偏属佛,亦不偏属众生。 若以心性属弥陀,则众生乃弥陀心中之众生;若以心性属众生,则弥陀乃众生心中之弥陀。 以弥陀心内之众生,念众生心中之弥陀,如子忆母,慈母当即摄取不舍。 正由生佛一体无二,故法尔感应道交,成办往生净业。 中流两岸不居意谓:娑婆秽土喻此岸,极乐净土喻彼岸,净业行人初始修行,从愿门入手,厌离娑婆苦,欣求安养乐,由此恳切欣厌心,执持名号,感通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临终蒙佛接引,往生彼安乐国。 彼土乃超越苦乐对待之净境,苦乐双亡,是为极乐。 于彼土见佛闻法,契无生法忍,最终亦不住于非苦非乐。 所谓苦乐二边不执著,亦苦亦乐及非苦非乐之中道亦不安立,自性本源,离一切相,如太虚空,一法不立,是为大涅槃常寂光之妙境。 又二边谓有与无,中道谓非有非无,亦有亦无。 不执著有无二边,亦不安立双遮双照有无之中道,本离四句,本绝百非,超情离见,绝待圆融,是为不可思议之大涅槃心。 诚如释尊最后究竟垂示: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 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 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 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 (《大般涅槃经》)信愿执持阿弥陀佛者,契证念佛三昧,全摄佛德为己德,亦安享大般涅槃之常乐我净,何幸如之。 发布时间:2023-04-17 06:06:1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8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