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舍自心污秽的娑婆,取自性清净的极乐 内容: 知道这个真心和妄心,我们就了解,原来我们的缘影心之外的极乐世界也恰好正是我的真心,我这个真心就像大海那样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了解这个真如性海,我们现前一念的心性是何等的广大,无有边际,原来极乐世界、娑婆世界都在我们心内,那就好办了。 都在心内,我欣厌取舍,舍自心污秽的娑婆,取自性清净的极乐;厌离自心污秽的娑婆,欣求自性清净的极乐。 它是法尔自然的,也是没有挂碍的,也是具有这种自由选择能够达到的。 因为厌欣取舍都不离自性。 这就比喻为自家屋里。 在自己家的屋子里面,那很自由,任优游,优闲自得,自由自在,不受人家限制。 这就是欣求自性的净,所以要取极乐世界;厌离自性的污秽,所以要舍娑婆世界。 这个一取一舍正是唯心的真义,哪有什么向外求的事情呢? 不离自心。 而且,在业力凡夫层面,他是离不开取舍的。 透过我们现在的取极乐、舍娑婆,往生到极乐世界那是一个无生的法界,法性土就能够获得不取不舍的那个心性本元。 所以,对(往生)这桩事情是不能以理夺事的。 十万亿佛刹的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向外求,而是真心里面具有的。 有些禅师一谈极乐净土,常常从心性上谈。 比如有禅师作这方面的禅净的诗偈,常常开头就会说,净心即是西方土,到家之人当然可以会这个意了,但一般的读者不了解,他就有可能拨无净土,以理夺事。 当年蕅益大师为了扶这个偏,就作了一组的《净土偈》,第一句就讲西方即是唯心土。 首先在事相上承认有西方极乐世界。 释迦牟尼佛讲净土法门,首先是从事相上谈,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没有指向唯心去谈。 所以以事来扶理才是正确的。 蕅益大师在这组净土诗偈里面说得很透彻,选其中一首跟大家介绍一下。 西方即是唯心土,离土谈心实倒颠。 念念总皆归佛海,何须重觅祖师禅。 事相上要认知、肯定、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从理上谈也可以,他是唯心之土,但唯那个心不是妄心,是妙明真心。 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全体的庄严都是我们自性的性德的彰显,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不能在理上谈得很高玄,认为西方极乐世界事上不存在,那就是邪见。 所以先承认有这个事,然后再用理来扶。 西方即是唯心土,离土谈心实倒颠。 离这个净土来谈心,这就是颠倒,这就是邪见。 真心,是即土之心,是相即的;妄心,是离土谈心的。 为什么叫心土一如? 能念的心和所生的土都是真如法性的呈现,都是真如法性显现的影。 每一声名号的称念都回归佛性之海。 既然回归佛性之海,念念都在佛的境界,还需要重新去觅祖师禅吗? 禅者,佛心也,你念的每一声佛号都是佛心,都是法界,都是真如性海,还需要再去找什么禅呢? 这就是古人说的,此身已在含元殿,何必觅人问长安。 原来的首都是长安,长安宫殿里面最大的、最重要的宫殿叫含元殿。 这意思就是说,在这个首都宫殿里面最核心的含元殿,你已经在那里了,还要到处去问人:长安在什么地方? 古人这个比喻,可能现代人还觉得陌生,换现在的概念:此身已在中南海,何必觅人问北京呢? 这些大祖师,都是明了禅净的奥秘了。 所以,净土跟禅是非常密切的。 如果说禅是指向空性的话,那净土就是妙有。 中峰国师就谈到这个关系: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是禅之净土。 所以空和有是相辅相成的,禅心就是真空,净土就是妙有,越空越有,越有越空。 谈净土,里面一定包含禅的,谈禅,一定是不能否定有这个土的。 这两者是相即的。 所以禅和净也是本体、归元是一致的,是由于度众生的方便施设的法门,是有善巧方便、宗门宗旨的不同。 而且,还有时节因缘的问题。 如果达摩祖师到了现在,估计他老人家也只能弘扬净土法门了,易地皆然的。 发布时间:2023-04-13 06:26:5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88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