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父母对孩子咆哮前须明白的四件事 内容: 大家都明白向孩子发火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在和平时期当父母的都知道:我们在心情平静情况下处理教育孩子的效果一定比大声训斥更好。 每本育儿书上都一再强调:“对宝宝的教育要和颜悦色、和风细雨。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家还是很难做到,那些声称自己从没有在孩子面前失控而生气的父母可能是自欺欺人。 再完美的父母也会生气,只不过有的父母是在要发脾气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及时停止;有的是在发完脾气后才觉得后悔。 既然我们不能完全避免对孩子发火,那么在我们发火前后最好弄明白几件事:1、孩子真的错到父母发火的地步了? 在生活中,好多事情我们不需思考,就会无意识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看到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要求,向孩子发脾气,往往是因为我们相信: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控制孩子,不让他们犯错,做违反规则的事情。 因此一碰到孩子不按我们的意愿行事,我们就会一触即发,完全忘记控制自己的情绪,忘记在向孩子发怒之前停下来,花点时间思考一下说:孩子是否真的错到需要父母发火的地步了? 还是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压力或挫折导致火气太大? 如果是这样,对孩子很不公平,孩子也很无辜。 2、父母发火的真正原因源于自己? 其实许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其实不是引起我们愤怒的真正原因。 超孩子发火甚至打孩子,有的是源于自己在外的负情绪;有的则是认为自己的教育方法没有效,觉得是一个失败的父母,父母感到恐惧,沮丧,内疚。 父母的内心也不能无法承受这种感情。 我们常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所以父母以骂孩子的方法来减轻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 3、一定让孩子知道父母发火的原因实在憋不住了就要发火,毕竟谁都不是神仙,责骂绝不能仅停留于爸爸妈妈们简单粗暴的情绪发泄,而要变成一面镜子,让宝宝从中了解到自己究竟做错了些什么。 所以家长们在语言激烈、情绪激动地责备完宝宝之后,一定要告诉他们其中的原因,并讲清道理。 4、发火大忌责骂不要长篇大论、喋喋不休,把你要表达的意思和情绪传递给宝宝后就应适可而止,过于冗长的批评和没完没了的指责,只能让宝宝感到委屈和厌烦,甚至产生逆反情绪。 宝宝犯了错,家长们要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切忌秋后算账,更不要距错误发生时间很久后突然爆发。 父母责备宝宝时也要就事论事,不可翻旧账。 发布时间:2014-08-09 09:06:0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8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