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内容: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尽说,也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持这个观点,说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是小乘法。 得出这个观念的人大概是他认为:一个大乘的菩萨行人应该要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地度众生,你现在只是发愿求生净土,好像是只顾自己的安乐,不去救度众生,是自了汉。 他不知道发愿求生净土的人是为了成佛度众生的。 说有大悲心要在世间度众生,这要看具体是哪一类菩萨。 如果是已经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可以在三界当中生生世世度众生,没有问题。 还有一类是凡夫菩萨,他要常不离佛,等到无生法忍的道力成就,他才可以在三界去度苦众生。 否则,他自己的烦恼都很深厚,业障很重,自己又没有忍力,凡夫的妄心容易被五欲六尘的境界所转。 财色名食睡一现前,就会被系缚,一系缚,造业,就会堕落到三恶道里面去。 自己都度不了自己,怎么能度众生呢? 所以,对没有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想在五浊恶世度众生,无有是处。 这是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所得出的一个万世不刊之定论。 所以念佛求生净土,成佛再来度众生,这跟小乘的法义完全是不一样的。 小乘是什么? 乘是车乘的意思,这个车乘比较的狭小,只度自己不度众生,所以小乘属于上座部声闻教。 声闻乘狭小,大乘广大;声闻乘只为自己了脱三界之苦,大乘还要兼度众生,自他二利。 大乘经典广说大乘和小乘的差别。 大乘摩诃衍广大,犹如大海;声闻乘狭小,就像那个恒河水。 恒河不受大海,但大海能包容恒河以及其他的众流。 从《法华经》来看,《法华经》就谈到与会大众很多的声闻弟子。 前面谈《方便品》,然后谈《譬喻品》。 《譬喻品》谈三界火宅,透过三界火宅的比喻,以羊车、鹿车、牛车来引火宅众生出来,然后给这些出来的弟子们大白牛车。 所以三乘法是方便施设,在法华会上是会三归一。 那透过这样的一个讲法,就到了《信解品》,叫第四品《信解品》。 佛的四大弟子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和摩诃目犍连,闻佛所说的这个由一乘法开三乘法,以及听到佛为舍利弗授成佛之记,马上也对一乘法生起了正信了。 所以这四个弟子就对佛禀白自己的深切地感受。 其实,佛在以前的法会上也说过大乘法,但是这些声闻弟子自己认为已经到家了,已得涅槃了,他就执著小乘的那个空、无相、无作,来契入到破人我空的偏真涅槃。 他认为到家了,所以他就不想再去学什么了。 所以对大乘菩萨法,心有法性、种种神通,以及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内心不好乐、不欢喜。 在法华会上,他终于知道了,原来大乘摩诃衍是佛的度化众生的终极目标,最极的慈悲。 从这个表述来看,净土法门是菩萨所修的法门,不是小乘行人修行的事。 所以释迦牟尼佛在小乘的教法当中只是说三千大千世界里面的事现在有释迦牟尼佛,未来有候补的弥勒佛就没有像大乘经典,特别是《华严经》,说整个法界无量无边的不可说的微尘数的佛刹,一一刹土又有诸佛在那里度化众生。 是唯有在大乘方等经典当中,广谈十方佛国,而且在所有的佛的净土当中,千经万论都指归西方净土一门。 所以在天竺、西域修小乘教的,都不相信有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不相信有念佛往生的这个事情。 唯有学大乘佛法的,才修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 有很多人不了解这个事实,反而说修净土的是小乘法,是大乘行人所不为的,这恰好是迷惑颠倒了。 《劝修净土诗》 发布时间:2023-03-18 06:13:0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8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