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内容: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经常会不清净、有厌怠心。 为什么在修法时没有心力,内心不清净,平静不下来,感觉身体很粗重? 为什么在利他发心的过程中,会感觉很疲倦、很懈怠? 就是因为我们具足了五种障碍。 这五种障碍到底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对治? 敬请关注本期内容。 我们可以用菩萨的功德跟我们凡夫做对比,菩萨的功德“离盖清净,无厌怠心。 ”(《无量寿经》)菩萨远离五盖,内心清净,在修法利益众生的时候不会有厌怠心。 找一找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不清净、有厌怠心的原因。 经常会有人问,“我为什么修法没有心力,内心不清净,平静不下来,感觉身体很粗重? 为什么我在修法利他发心的过程当中,感觉很疲倦、很懈怠? ”这里就找到了原因,是因为我们具足了五“盖”。 “盖”就是障碍的意思。 这五种烦恼障碍、遮蔽了我们的功德,所以我们在发菩提心的过程当中很容易疲倦、很容易退失。 什么是“五盖”? 首先是“贪心”大家反观一下,我们修行的时候突然提不起心力、利他的时候提不起心力,要么就是生起“贪心”了,绝对不会脱离这“五盖”,要么就是生起“嗔心”了,要么就是“睡眠”,没有智慧。 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智慧脉,睡眠过多的人,就会遮蔽这个脉,没有办法开发智慧,他就会愚痴。 所以人越睡就越笨,睡眠要少一点。 有人说,睡眠不足会引起脑供血不足,人的反应会更慢。 不一样的。 如果你睡眠不足是因为思虑过度,或晚上不睡觉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这种情况的话你肯定是越不睡就会越愚痴,会掉头发、贫血、晕倒…… 但是这里是没有五毒的情况下,在修持善法的时候精进、不睡眠,他绝对不会愚痴的,他会越来越清净,而且精进修善法的时候身体会越来越轻安。 第四种是“掉悔”我们修行当中,要么就是昏沉,要么就是掉举,有了这些烦恼还不去对治,困了就睡,散乱就继续放纵妄想。 “悔”,就是经常做了一些遗憾的、羞愧的事情,有后悔心。 最后是“疑心”其实就是邪见、愚痴,没有正知正念,或者对三宝没有信心的怀疑。 我们没有心力、修行容易疲倦、身体比较粗重,就是因为对修法、对善法、对功德、对佛宝没有信心,经常有怀疑才会这样。 菩萨没有厌怠心菩萨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有用不完的力气,从来没听过菩萨说累、厌倦、要放弃。 如果我不是因为在现实当中见到真的有这样的佛菩萨、大德示现,我可能会觉得这只是经典当中的描述。 能支撑我一直坚持现在的动力,就是因为我真正遇到过这样的善知识。 这些善知识、高僧大德在利益众生的过程当中,不管人多人少、人好人坏,首先都是以平等心对待,我没有看到他对任何人有喜欢或不喜欢的厌弃心,不管是什么地位的人,或是什么样的形象,如何不堪,依然平等地饶益他。 而且菩萨利益众生的心非常勇猛、精进,即使有很多的违缘和障碍,菩萨也从来没有放弃或逃避过,没有任何的厌倦心,简直就是越挫越勇。 我们亲近大德的时候,能看到他们身上那种菩萨的精神,就觉得特别惭愧,还会觉得他们“太没原则了”。 记得以前有个小女孩到处骗钱,说自己没有生活费、没有路费。 刚开始我们也都帮她,但发现给她住了那么久也没有离开,还每天买零食吃。 她经常去找比较有地位的高僧大德要钱,大德很慈悲,每次都会给她。 我们跟师父说她是个骗子,以后不要再给她钱了。 师父也答应我们,下次不给了。 过不了多久,又看到小女孩去找师父要钱,还在那边捂着脸哭,我们在旁边看到她一滴眼泪都没掉下来,但是师父还是把钱给她了,然后一转身的功夫那个小女孩乐得可开心了。 没办法,一遇到这样的人就会心软。 这是一个小的事例,说明菩萨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众生都不会烦。 我们只是相似地效仿,内心很难真正做到无怨无悔,尤其是遇到挫折违缘的时候,不退心是很难做到的。 菩萨是这样利益众生的。 只要我们远离“五盖”,并像菩萨那样利益众生无怨无悔、乐此不疲、越挫越勇,相信我们的心力和道力一定能与日俱增! 发布时间:2023-02-21 11:31:2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87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