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花开见禅 花不开也见禅 内容: 人对事物的认知有三个境地。 要想提高日子的境地,就要先提高认知的境地。 桂琛禅师去参访玄沙禅师。 玄沙问:三界唯心,你是怎样领会的? 桂琛指着椅子,问:你叫这个是啥? 玄沙答复:椅子。 桂琛说:那你还没有领会三界唯心的真义。 玄沙所以改口说:我叫它作竹木,那你叫它啥? 桂琛说:我也叫它竹木。 咱们对事物的认知,开始仅止于表象或名相,譬如说那是椅子或床铺,这是榜首境地。 但椅子和床铺即便外观、功用有别,却都是竹木所造,能看出事物表象背面的共通实质,是认知的第二个境地。 六祖慧能在抵达法印寺时,正值黄昏时间。 晚风习习,吹动着寺里的一刹幡。 他听到两个和尚在争论:一个和尚说是幡在动,另一个却说是风在动,互相争论不休。 慧能说:能不能让我这个俗人参与两位的高论? 我觉得这既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风吹幡动,说幡在动,这是只看到表象,是认知的榜首境地。 但不只幡动,邻近的柳枝也在动,说风在动,点出它们共通的原因,是认知的第二境地。 但归根究底,看到幡动、柳枝动,知道风在动,都来自心的观照,也即是心在动,这是认知的第三境地,也是认知的最终实质,所谓三界唯心是也。 不一样的认知境地,会影响咱们对事物的解说,更进而左右咱们的应对和处理方式。 当你觉得不对劲,而想要有所改动时,假如你以为那是幡在动,那你就会想去改动幡;假如你以为那是风在动,那你就会尝试去改动风向;假如你以为那是心在动,那你就必须去改动你的心。 禅,直指良心,通知咱们应当知道啥、知道啥。 发布时间:2023-01-17 10:29:4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8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