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界法师: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内容: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前面的通序是一个一般性的说明。 我们从一般性当中很难看出本经的内涵是什么。 但是别序就不同了,一个会读经的人,到别序的时候,就能够读出本经一些重要的消息。 一个佛陀的内心,在观察宇宙生命的现象,是认为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一切法的本来面目是寂灭相。 所以,基于这个理由,佛陀决定不能够主动说法。 一切法寂灭相,你要说法,那不就是多事吗? 所以,只有众生有了疑问或者有了状况,佛陀为了对治才说法。 比如说《楞严经》,阿难尊者去托钵,结果误堕淫室,这个时候佛陀讲首楞严大定法门来对治。 你看《观无量寿佛经》,是阿阇世王杀父弑母,这个时候韦提希夫人很苦恼,佛陀告诉她观佛三昧的法门来安住她的内心。 所以,佛陀的说法都是要有因缘才能够宣说的。 那我们看看本经是什么因缘呢?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 这个地方很特别,本经的体裁叫作无问自说。 事实上,在声闻众、菩萨众跟诸天大众集会的时候,没有人发生什么事情,也没有人提出任何的疑问,而是佛陀主动地告诉长老舍利弗两件事情。 在这个地方,莲池大师跟蕅益大师就归纳出两层的深意。 说为什么大家没有问,佛陀就这么主动来说法? 好像违背了佛陀说法的常轨。 那当然,背后有理由。 第一个,因为净土妙门不可思议,无人能问。 你说你跟佛陀,一个是生死凡夫,一个是十法界最尊的佛,这差了四个法界,而你的心跟佛的心要能够心心相印、感应道交,这件事情不可思议! 我们很难理解,一个苦恼的凡夫的心跟一个清净的大悲心,这两个心能够接触,我们很难理解。 不要说我们凡夫很难理解,阿罗汉、菩萨都很难理解。 很难理解,所以就没有人能够发问。 没有人发问,佛陀怎么办呢? 佛陀只好主动地宣说。 这个法门没有人可以问,但是这个法门事实上对众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佛陀只好无问自说。 因为太高了,法门太高,无人能问,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这个法门三根普被,万病总治,所以不待发起。 我们所有的法门,都是你要有这个根机你才能够修行。 你看,你要持戒也好,你要修天台止观、唯识止观,没有那个根机,你修这个法门反而产生障碍。 但是净土法门三根普被,上至文殊普贤、下至五逆众生都可以修学。 它不拣别根机,所以就不必有特殊的因缘来启动。 所以,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大家一片平静的时候,主动告诉长老舍利弗呢? 因为这个法门太深了,没有人能够问,而且这个法门是能够通于一切修学的,所以佛陀就主动地告诉长老舍利弗。 那么说什么事呢?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 这个地方的是指的我们的娑婆世界,在我们娑婆世界的西方。 西方是指方向,它的距离是十万亿个佛土。 这个地方有两件事非常重要:第一个,有世界名曰极乐,这是第一件事情;第二个,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这两件事。 蕅益大师说,这个发起序是整个《阿弥陀经》的大纲。 其实后面的正宗分都是在发明两件事,第一个,有世界名曰极乐;第二个,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所以你要是读到这部经,你要是会读经的人,就能够把后面的消息事先了解。 这两句话,当然一般粗浅的解释就是说,有世界名曰极乐是约着依报的庄严。 什么叫净土的依报? 这个依报就是我们所依止的国土,极乐世界。 第二个,正报庄严。 这个国土有什么呢? 有佛陀在那个地方说法。 就讲到依报、正报的庄严。 当然,这样讲是很粗浅的。 从历代祖师的注解当中,又有两层的深意:第一个,从有世界名曰极乐,这个依报庄严,所强调的是一种净土安乐的功德。 你看极乐世界有很多很多安乐的相貌出现。 第二个,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是说明净土清净的功德。 你在这个安乐的环境当中,更重要的是你能够见佛闻法,这个是在我们三界很难遇到的。 我们在娑婆世界可以闻法,但是你见不了佛,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我们见到的是佛像,我们见不到佛。 这样讲的话,这段经文等于是说明净土的两大功德:第一个,安乐的功德;第二个,清净的功德。 也有这样的说法。 其次,蕅益大师在解释这段经文的时候,认为这段经文是描绘出整部净土修学,所谓的信愿持名三资粮。 怎么说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就说明了三资粮呢? 我们看蕅益大师怎么解释。 看附表第二。 看蕅益大师解释本经,你会发觉,他是用信、愿、持名来掌控整个经文。 你看序分的时候,他把别序判作信、愿、持名,正宗分的时候也是信、愿、持名,流通分也是劝信流通、劝愿流通、劝行流通。 换句话说,蕅益大师用信、愿、持名来统摄一部《阿弥陀经》。 发布时间:2023-01-15 06:00:5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87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