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陀为外教弟子开示解悟 内容: 佛陀在弘法时,须面对芸芸众生以及各种不一样的宗教信仰者,不断地为人解惑。 若有人提出问题,佛陀就为他们具体说明说明。 佛陀主张涅槃幽静的地步,也经历弟子们怎么进入涅槃幽静的心境,但凡佛陀的弟子都很向往,甚至外教弟子对此也都很猎奇。 有一天清晨来了一位婆罗门教徒,他很尊敬佛陀的质量,也能承受佛陀的教理,更向往涅槃幽静的地步,所以他也来听闻佛陀的开示。 他恭顺作礼往后,向佛陀讨教说:佛陀,您所说的涅槃幽静脱节之境,是我历来向往欣慕的方针。 但是,要怎么才调脱节呢? 假定我死了,要怎么才调进入涅槃? 魂灵怎么脱离? 魂灵又会到哪里去呢? 佛陀答复:在我的理念傍边是不生不灭、没有交游不断的! 这位婆罗门教徒听了觉得很疑问,说:为何会不生不灭、没有交游不断? 人死往后,难道还耐久住在人世吗? 佛陀又为他说明:人的赋性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这种地步即是清闲脱节之境。 他愈听愈不了解,心里愈是迷糊。 佛陀说:我的答复你不能了解,那现在换我问你,由你来答复。 比如有一根木柴被点着了,若有人问:为何会有一盏火? 那么你要怎么答复? 婆罗门教徒就说:我会答复:因为有木柴被点着了,所以会看到火光。 佛陀又问:如果这把火光暂停了,又有人问你:火为何暂停呢? 你要怎么答复? 婆罗门教徒说:我会答复:因为木柴现已烧完了啊! 火当然就熄。 佛陀又进一步问:假定人家问你:火熄了到哪里去了呢? 婆罗门教徒说:那么我会答复他说:你不免问得太多了! 当然是有木柴才调焚烧,木柴烧完火天然就熄了,这是很天然的进程啊! 为何还要问火熄了往后往哪里去? 这篇文章来自邢台佛教网 佛陀很慈祥地说:对啊! 这是一样的道理:人的烦恼来自有这个身体,又有必要面对各种人事,所以根对境才会生起烦恼六根对六尘即发作六识的烦恼。 假定能够了悟,因根、尘、识等原因假合而生别离心,才会发作烦恼。 然后进一步把烦恼去掉,也即是转识成智把智识转成智慧;把根、尘、识分了解,不去执着它,我们天然能以智慧去转境。 总之,有了身体,有了根、尘,才会惹起烦恼的火焰,我们要把根尘厘清,烦恼之火才调暂停。 心中没有烦恼的火焰,才会有脱节的心灵,心境才会清闲;心对境不生烦恼,这即是涅槃呀! 并不是死了往后才有另一个涅槃;涅槃即是脱节,幽静亮光的心肠即是涅槃啊! 那位婆罗门教徒总算听懂了! 证严法师讲完这个故事,又慨叹说:是啊! 脱离现在当下,哪里还有一个涅槃的地步呢? 想求得脱节脱离平常日子,要去哪里求脱节呢? 即是因为有烦恼的称谓,所以才会有脱节的地步,这正本即是相对的;有心灵的生灭,才有涅槃的称谓,这不过是一念之转。 我们学佛若能深化领会佛陀所宣说的道理,每天面对各种地步时都能厘清它,就不会听到各种杂音而心生烦恼,也不会目睹色而生起欲求之心。 此外,鼻根、舌根、耳根、意根的作用也是一样。 在平常日子中,若能认清本分,实在表现良能,怎会有烦恼呢? 若能每天如此,则每天所面对的都是亮光的地步,也即是涅槃幽静的地步。 学佛想求得脱节,当下即可得到;想得到涅槃的地步,在此生即可得到。 只需你的心肠没有乌黑、清闲澄清,当下即是涅槃的地步。 发布时间:2022-12-22 10:24:1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8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