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憨山大师:向外求安,自古学人之通病 内容: 学人不知向上一路,但求增益知见。 殊不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此不知本有而向外驰求,更欲增益其明矣。 苟明其明则明亦不立,何益之有? 故曰为学日益。 凡言学者,则向他家屋里求安乐窝,纵然求得,毕竟非属己有。 既非己有,则乐非真乐;乐既非真,又何从而安之耶? 向外求安,自古学人之通病,非特今也! 明益禅人请益,将谓无益而欲明之耶,有益而欲明之耶? 若言无益,无益则不必矣;若言有益,既有益矣,又何必明之耶? 试看明从何明,益从何益。 若求明其明,则失本明;若更求多益,则返成无益。 凡求益者,如人食已饱,而更贪其味,则伤食而病成矣。 若能随食而吐,可勿药而愈。 若护病忌医,终成痞滞。 凡病此者,虽卢、扁不能治,何也? 以贪食不吐,一病也;养病讳疾,二病也;病成忌医,三病也;或从而恶药,四病也;或求速效,不信治本之方;即疑医弃药,五病也;或更从庸医误服毒药,而至损生者,此不治之科也! 学人自弃本明,而向外驰求,增益知见,大都若此,伤哉! 吾少每读医师喻,未尝不三复圣训。 窃见近世学者,初为沙弥,即能诵此,老不知宗,竟致虚生浪死者无限,此不明之过也;亦有求明而误以不明强自为明者,诚不达本之咎耳。 佛言,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 学人苟能息心达本,明不必外求,益不必多增,自性具足,曾何亏欠? 明益禅人果能知此,顿将从前所求多处,一齐吐却,如伤食人中无宿滞,则元气自复。 学人刬却知见,可称无事道人矣。 试子细捡点从前满腹馊酸,作何气味! 参! 参! 发布时间:2022-12-11 11:10:4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8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