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为人助念,即是成就他人作佛,功德难思 内容: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 前已开导病人,令生正信。 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绝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继长念,即向来以念佛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 以故家中眷属,同应发孝顺慈悲之心,为其助念佛号。 若病尚未至将终,当分班念,应分三班,每班限定几人。 头班出声念,二三班默持,念一点钟,二班接念,头班、三班默持。 若有小事,当于默持时办,值班时断断不可走去。 二班念毕,三班接念,终而复始。 念一点钟,歇两点钟,纵经昼夜,亦不甚辛苦。 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 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应如是,即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长自己善根,实为自利之道,不徒为人而已。 成就一人往生净土,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 《临终三大要》第二大要: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 前面谈到要善巧开导病人,要令他对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名号功德、极乐世界要生起大的信心,生起神往之心,发恳切的愿。 虽然生起了信愿,但落实在念佛上,病人可能心力比较弱,体衰心弱,妄念纷飞。 平时没有念佛修行之人在临命终时不容易把这个佛号把得住,令这个佛号长时能够持念,就是平时专修念佛法门的修行人,到这个时候也要完全仰靠他人的相助才能得力。 由于临命终时是紧要关头,在这个世界靠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那些口头上说修行的,在这个时候没有办法来把住自己。 即便是平时非常脚踏实地地修行的人,如果临命终时烦恼习气还存在,见思惑没有断,仍然会受业力的牵引。 这就是永明大师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有禅就是大彻大悟了一个人能开悟,说明他修行非常精进努力但是不具足信愿称名,十个开悟的人里面就有九个会耽搁自己。 怎么耽搁呢? 就是他见思惑没有断,只是见解与佛同齐,开悟而已谈了生死,要谈证的,要谈断惑的所以,见思惑没有断,就必定会有中阴身。 中阴身一现前,瞥尔,就非常快地随着他的业力去轮转。 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在具备信愿的情况下,仰靠他人助念,才能感通佛力,带业往生。 民国年间,中国还是比较传统的家族制度,三世同堂、四世同堂,不像现在这个小家庭了,家中眷属还是比较多,就有可能去排班。 家中眷属就共同应发起孝顺慈悲之心。 这个孝顺就是有佛教超越解脱的内涵,慈悲就要针对在苦难的轮回当中令他出离的大悲心。 帮这个病人助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 如果他的病还没有到达临命终的那个关键时刻,家中眷属可以分班来念佛。 那印祖在这里都谋划得很细。 分三班,每一班限定几个人,那就看家中成员多少。 那这个三班,第一班出声念,第二、第三班就默念。 念一个钟点,那就第二班接着念,头班和第三班就默念。 如果有事情,或者内急等等,就是在自己默念的时候去办理。 在值班的时候,就是当你这个班要开口念的时候,断断不可离开。 第二班念完了一个钟点,第三班接着念,这就是终而复始,念一个钟点,歇两个钟点,这样纵然是昼夜不断,也不会觉得辛苦。 那现在的助念团就不像在家族那么方便了,可能比较远地过来,这里方法上会有所变通,就不止念一个小时了,一个班可能会念两个小时,甚至四个小时了。 应该是按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条件,在这个分班和时间上可以灵活掌握。 总之,一个共同点就是佛号不断。 那事相上这么做,还要在理上透过去,就是要建立一个愿意帮助人助念往生的这种心态,这种愿力。 那这个心态、愿力也是建立在自他不二的基础上。 如果肯发心助他人净念往生,等到你临命终时,也会得他人助念往生之报。 这个因果规律是圆的,是会循环的。 权且不说为父母尽孝应该是要恳切助念,就是为了一个陌生人,也要有同体的慈悲心来为他助念,这样你的心量就扩大了。 这种无分别的平等心现前了,就能培植自己的福田,增长自己的善根。 而且从自他不二的立场来看,你帮他人助念,这是利益他人,本质上还是具有着自利的实质内涵在里面,不仅仅是为他人而已。 这是佛教的一个比较深邃的道理。 有一个公案。 唐代有一位居士,叫房翥,突然暴死,到阴府去见阎罗王。 阎罗王一见他就满面笑容,对他很恭敬的样子,对他说:据这个档案所记载,君曾经劝一位老人念佛,这个老人已经往生到净土了。 君承这样的福德,也可以往生净土,所以特地召你来见一面。 房翥说:我先前发过一个愿,要诵一万卷的《金刚经》,还要到五台山去朝拜一下。 这两个愿还没有完成,我现在不想往生。 阎罗王劝他:诵《金刚经》、巡礼五台固然是好事,但还不如早点往生净土为好。 阎罗王也是婆心切切。 但众生常常是刚强难化,这个房翥还是坚持他原来的观点,所以阎罗王知道他原来的志愿不可夺,就把他放回阳间。 这个公案,就告诉我们,劝他人修行念佛法门,往生净土,自己也可以往生,而且还能感动幽冥的阎罗王来对他恭敬,要特地跟他相见一下。 这桩事情实为自利之道,不仅仅是为他人的利益而已。 那为他人的利益也是非常巨大,成就一个人往生极乐净土,即是成就一个众生作佛,这个众生作佛,又能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这个作佛的往生者的功德,是你成就他往生的,所以成就他人往生净土的功德那是不可思议了。 由此,就更坚定了助念的这种态度。 助念过程确实很艰难,一定要有点菩提心,就能不疲不厌,捍劳忍苦,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这样去做。 发布时间:2022-12-11 10:07:5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8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