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界法师:生命的根源在哪里 内容: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要先建立二种大乘的正见,第一个是所知依,就是你要先了解生命的根源在哪里? 什么叫生命的根源呢? 简单地说,就是你要了解生从何来,死将何去?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我们的生命是从哪里而来? 当我们死亡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又将从何而去? 你必须把那个生命的根源找到。 这个根源,古德经常说:把心带回家。 就是你要修行,你要先认识你的家在哪里。 这个家,在《摄大乘论》当中有二个:一个是暂时的家,就是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这个家,它是经过长时间的流转,有很多业力的熏习,产生很多的烦恼、很多的业力、很多苦恼的果报,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所依止的家。 这个家在本论当中,是属于生灭门,只是暂时的家。 我们有另外一个永恒常住的家,就是我们的清净本性,也就是我们说的大圆镜智,这当中有很多清净庄严的功德。 所以把心带回家,整个修行就是把我们现前这种生灭苦恼的家,带回到一个长久安乐的家。 所以,所知依这一科当中,是说明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在哪里--阿赖耶识,你必须依止你现在的心来修行,你必须面对无始劫所熏习的烦恼障、业障、报障,每一个人不同,但是你要去承当,从这个阿赖耶识开始起修,你必须了解你这个起跑点。 第二个,你要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大圆镜智,这每一个人都是一样。 所以,这个所知依,就是先了解我们生命的根源,一个是杂染的根源,一个是清净的根源,这个是我们第一大科的主题。 当我们知道这整个生命的根源以后,我们要知道第二个所知相──就是生命的相貌。 这个相貌是从阿赖耶识,从我们现前这个杂染的家所变现的一个生命的相貌。 我们现在所依止的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它每动一个念头,就会产生很多生命的相貌。 这个生命的相貌,《摄大乘论》当中讲到有三个:有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跟圆成实相,简单地说就是,因缘、妄想、空性,我们的生命就这三个东西。 也就是说,我们生命的本质是空的,但是你动一个妄想,它就会有业力,就会创造一个因缘,可能是快乐的因缘、也可能是痛苦的因缘。 我们面对这个因缘的时候,又动了一个妄想,又变成一个妄想,妄想又创造因缘,因缘又带动妄想,就在因缘跟妄想当中交互作用,使令我们的生命永远没办法回家了,阿赖耶识辗转相续,生死流转。 发布时间:2022-10-08 06:28:2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85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