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界法师:内观真如,外顺弥陀 内容: 我们看最后的结示。 (一)内观真如 安住心性,不随妄转。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二)外顺弥陀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一句弥陀法中王,无边妙义广含藏;十念往生成正觉,不在世间论短长。 我们把蕅益大师的理观跟善导大师的事修结合起来,就是人生首先要先内观真如,安住心性,不随妄转。 我想,处理因缘最好的方法,第一步就是先超越因缘,就是站在没有因缘的角度来面对因缘,先把心归零。 因为,你现在直接面对因缘太难了,你会当真的。 按照佛陀的规划,就是说,我们人生留下很多因缘,这些因缘都是娑婆世界的业力,可以理解,人生总有个过去的回忆,但是你要善加处理。 就是怎么样呢? 先把心拉到你生命的原点,把心先拉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受想行识的那个意境去。 站在你的清净心的角度,再回过头来看你的因缘,你就会看到,人生就是很多小水泡。 所以,先超越因缘。 记住,这很关键先超越因缘。 这个时候你看到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你把整个法界的因缘回归到一念清净心的时候,你的念佛心全体就契入弥陀法界了。 所以第一件事情,安住真如,不随妄转;第二个,你才有资格谈面对因缘。 先超越因缘。 面对因缘的时候,我们看到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面对因缘,你就看得出来,娑婆世界是一个不好的水泡,极乐世界是一个美好的水泡,所以我们换一个水泡,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一句弥陀法中王,无边妙义广含藏。 十念往生成正觉,不在世间论短长。 所以,按照蕅益大师跟善导大师观念的结合,我们一定要先操作蕅益大师的概念,站在超越因缘的角度来处理因缘,就是这个概念。 我们这个课讲到这儿,大方向就是说,净土宗的人,我们要从一个很熟悉的娑婆世界转到一个我们未知的净土去,这个时候你的心态准备就很重要。 因为极乐世界没有人去过,娑婆世界你非常熟悉,这两个跑道是逆向的,一个是有漏的,一个是无漏的,所以你做好心态的准备变得很关键了。 你可以不断烦恼,你也可以不修任何功德,因为功德阿弥陀佛帮你做好了,但是你不能不做好心态准备。 心态没有准备好,你就迈不过去。 因为这个坎,你说它难,它还真难;你说它简单,也很简单,就一念心转得过来。 你转不过来,那对不起,那就是业障深重;转得过来,就是万德庄严。 总而言之,我们要从娑婆世界跳到极乐世界去,这个坎有三个主题:第一个,你要成功地走出过去。 当然,过去不会放过你,它会释放很多信息来诱惑你,想把你抓回去。 因为过去的人生虽然走过了,但是妄想留下了,它会不断地出现,把你带回去。 这个时候,聪明的你该怎么办? 你想一想,你要怎么走出过去。 第二个,你要怎么开创未来? 你对极乐世界必须有某种程度的熟悉。 你不知道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你怎么欣求呢? 一个人不可能对一个陌生的东西欣求,这不合乎人性啊。 所以,你把极乐世界的功德稍微背一背:依报庄严,七宝池、八功德水,衣食具足,神通自在;正报庄严,寿命久远,怎么怎么的稍微了解一下,能够激发你的好乐。 走出过去,开创未来。 最后,务实地安住现在,把它会归到一句佛号。 三个重点。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 发布时间:2022-10-02 06:06:3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85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