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大师:略释天台六即义 内容: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洵为利生唯一无上法门。 唯现在之人,或者自高自大,谓既云众生即佛,则我即是佛,何必再念佛乎? 或者以我既为苦恼凡夫,何能了生脱死,唯求来生不失人身耳。 此两种人,皆不明因果所致,故今日仍讲因果。 须知众生即佛者,以其具有佛性之真因也,设不修念佛妙行,佛性无由显现,何能得了生死、成佛道之实果乎? 譬如宝镜蒙尘,光明不现,实未失之也。 若肯用力揩磨,自可照天照地矣。 若言我是苦恼凡夫,不能生西方了生脱死,以至成佛者,乃业深障重,自甘堕落也。 且今世之人,有下棋、叉麻雀而累死者,不知有多少。 若能以此劳苦,修行念佛,何愁不往生西方,上证佛果乎? 盖佛本是众生修持得证佛果之人耳。 隋天台智者大师,著《观无量寿佛经疏》,立六即佛义。 以对治自甘堕落及妄自尊大之病根,其说甚精,学者不可不知。 六即佛者,一、理即佛。 二、名字即佛。 三、观行即佛。 四、相似即佛。 五、分证即佛。 六、究竟即佛也。 六,以明阶级浅深。 即,则明当体就是。 譬如初生孩子,与其父母形体无异,而其力用则大相悬殊。 故不可谓此幼孩非人,但亦不能遽以成人之事,令是孩承当。 若能知六而常即,则不生退怯。 知即而常六,则亦不生上慢。 从兹努力修持,则由凡夫而圆证佛果,由理即佛而成究竟即佛矣。 理即佛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虽背觉合尘,轮回三涂六道,而其佛性功德,仍自具足,故名理即佛。 以此心之理体即是佛也。 无机子颂曰: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因一切众生,虽未闻佛法,不知修持,而一念心体,仍完全同佛,故曰动静理全是。 因其迷背自心,作诸事业,故曰行藏事尽非,盖所事全不与佛性相应也。 终日终年,昏昏冥冥,随烦恼妄想之物欲而行,从生至死,不知返照回光,故曰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也。 名字即佛者,或从善知识,或从经典,闻知即心本具,寂照圆融,不生不灭之佛性。 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所谓闻佛性名字,即得了解佛法者,是也。 颂曰: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谓从前但知生死轮回,无有了期,今乃知佛性真常,不生不灭。 既知当体即是成佛真因,则汲汲修持,反恨从前虚度光阴,以致未能早为证实矣。 观行即佛者,依教修观,即圆教五品之外凡位。 五品者,一随喜品,闻实相之法,而信解随喜者。 二读诵品,读诵法华,及诸大乘经典,而助观解者。 三讲说品,自说内解,而导利他人者。 四兼行六度品,兼修六度,而助观心者。 五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而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行转胜者。 颂曰: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 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既已圆悟佛性,依教修观,对治烦恼习气,故曰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 了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诸法,无非佛法,一切众生,皆当作佛,故曰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相似即佛者,谓相似解发,即圆教十信之内凡位也。 初信断见惑,七信断思惑,八九十信断尘沙惑。 颂曰:四住虽先脱,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华红。 四住者,一见一切住地,乃三界之见惑也。 二欲爱住地,乃欲界之思惑也。 三色爱住地,乃色界之思惑也。 四有爱住地,乃无色界之思惑也。 初信断见,七信断思,故曰四住虽先脱。 然由色声香味触法之习气犹有未尽,故曰六尘未尽空。 此盖指七信位说,八九十信,则尘沙惑破,习气全空矣。 习气者,正惑之余气,如盛肉之盘,虽经洗净,犹有腥气。 贮酒之瓶,虽经荡过,犹有酒气。 眼中犹有翳,空里见华红者,以无明未破尚不能见真空法界之本体也。 分证即佛者,于十信后心,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 即入初住,而证法身,是为法身大士。 从初住至等觉,共四十一位,各各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故名分证即佛也。 因无明分四十二品,初住破一分,以至十住则破十分,历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觉,则破四十一分矣。 初住,即能于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又复随类现身,度脱众生,其神通道力,已不可思议。 何况位位倍胜,以至四十一位之等觉菩萨乎。 颂曰: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者,言其分破分证之景象也。 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者,言其犹有无明云翳,未能彻见性天真月之光辉也。 究竟即佛者,从等觉,再破一分无明,则真穷惑尽,福慧圆满,彻证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入妙觉位,而成无上菩提道矣。 颂曰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从来真是妄者,未悟以前,惟此皆空之五蕴,而妄生执着,色法,心法,互相形立,以致苦厄随生。 既悟之后,虽亦惟此五蕴,而全体是一个真如,了无色心五蕴之相可得。 故曰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也。 然此所证之真,并非新得,不过复其本具之真如佛性而已。 故曰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也。 又众生在迷,见佛菩萨及一切众生,皆是众生。 故毁谤佛法,杀害众生,不知罪过,反以为乐。 佛既彻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心。 见一切众生,与佛无二。 故于怨于亲,皆为说法,令得度脱。 虽是极其恶逆不信之人,亦无一念弃舍之心,因见彼是未成之佛故也 发布时间:2022-01-05 21:18:3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80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