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修悟兼顾莲品上上 内容: 在通途教理当中,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一般修行功夫不得力的,就是大修行人在生死关头都难以作主。 这点是我们要高度重视的。 我们中国宗门教下的大修行人,往往就在这一点上耽搁了。 禅宗里有一个公案。 石霜禅师是尊宿大老,他圆寂之后,大家就推举泰首座继位作住持。 石霜禅师有一个侍者叫九峰虔禅师,这个侍者是很厉害的,是开悟了的,就是开眼了的。 他在旁边就说,如果你要继位作住持,首先要明白先师意。 泰首座说,先师有什么意我会不得? 这就是要勘验。 九峰虔禅师就要勘验,他是不是会对了意。 他说先师在生的时候常常教我们几句话:休去歇去,冷湫湫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万年一念去。 我其余的都不问,什么是一条白练去? 这一问,泰首座就回答,只是阐明一色边事,说明一色边事。 这一回答,九峰虔禅师就知道他的底细了,就马上一针见血地说,原来未会先师意。 没有会到先师的意思,意思就是说你还不够资格作住持。 作住持要开堂接众,你自己都没有开悟,你不是要误导众生吗? 这样对泰首座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了。 当着大众的面被勘验下不了台。 他这时候就说,装香来。 就是点一支香,说香烟烧完之处,我如果去不得,即不会先师意。 左右的比丘赶紧点上香,泰首座就一打坐,香还没点完,他真的就走了。 走是走了,九峰虔禅师就抚慰着他的背说,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 虽说你有坐脱立亡的功夫,但是先师意你梦都没有梦到。 他的功夫是了不起,连开悟都没有,更何况断见惑、思惑,那就更遥遥无期了。 禅宗这方面例子太多了。 《净土十要》里面,也登了一个这样的例子。 禅宗在江西一带自古以来是非常兴旺发达的,很多祖庭也在江西。 当时江西有一个诚公,也是老禅师了,是开悟了的。 他住山从来不到世间上来。 座下有七个弟子,跟他发誓,终身跟随他习禅。 其中一个年纪最小,但是他的悟性很高。 诚公就勘验三关语过三关,勘验三关,他回答的非常敏捷,都是非常到位。 不幸这个年轻的禅师去世得比较早。 他就生到什么地方呢? 到山下的一个老百姓家里投生。 他去的时候父母都有梦,梦见他过来。 真的是童年的时候悟性就很高。 四书五经只要看一遍就能背得下来,非常聪明。 所以他的父亲就把这个小孩子带到山上来见诚公。 因为他父母告诉他,这个小孩就是你山上的某个比丘下来投生的。 所以诚公就问,说你前生曾经回答我三转语,现在你还记得吗? 这个小孩子说那你说说看。 诚公就说出来了。 这个小孩子点点头,是我的语言。 他都点头是他的语言。 所以诚公就知道是他的徒弟转世的。 就告诉他的父亲,你好好的把他抚养,这是个人才。 但是其他寺院的僧人听说了这桩事情。 就挖人才,给了他的父母一大笔钱,求这个小孩到他的寺院去做沙弥出家。 他父母得了一大笔钱也就同意了。 他就到另外一个寺院做沙弥,这个寺院就让他习梵呗,唱念。 他很快就学得很好,人也长得很庄严。 然后就到处应赴赶经忏。 这一赶经忏,钱就很多了,钱很多他骄傲奢侈的心就起来了。 所以行为上极为不检点。 世间上的什么不法的事情他都做,变成这样一个人。 这件事情被诚公老禅师知道了,他就常常以这个作为例子,告诉所有的学禅的人。 说大凡学禅人,于静定处得个欢喜,这只是尘劳乍息,慧光少现,但这不是究竟。 为什么呢? 因为八识田中无明的业力种子还在,所以得点慧光显现就如石头压草,就是这样的。 如果把石头搬掉,草又起来了。 所以靠这个想了生脱死太难太难。 如果这些人能够相信了念佛法门,以他那种刻苦精进修行的功夫,以及他这样的悟性来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他们这些人都是上品上生。 发布时间:2021-10-09 05:03:5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