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又是一年清明时 内容: 一年一清明,一岁相思。 清明时节最是惹人哀愁惹人痛的时候。 每年的清明节我目睹也感同身受着前来买清明花的人们的悲愁。 日子不曾为他们的哀伤停留同悲,也不曾为亲人的离去而凄然挽留。 时间的流走,抹不掉人们对亲人的思念,那思念似一杯浓醇的酒,喝一口便将那思念根植于心底泛滥。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 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 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 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 这雨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 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愁鸦悲啼,雨洗清秋,风吹哀愁,唯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 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个凄迷彷徨的画面。 抬头偶望,墓地黯然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朦朦,青草何离离。 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 山孤烟雾薄,树小雨声稀! 风飘飘,雨潇潇,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销魂,何处暗香盈袖? 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愁,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满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 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 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昔日种种,犹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 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 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 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为什么断魂? 因为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 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 这首诗,今天读来仍然那么哀怨,那么亲切。 古往今来,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生者总是会不断地成为逝者。 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 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 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 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 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 又是清明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流泪。 但对亲人绻绻的思念,洒下所有的泪,回忆就不仅仅再是生活的负担。 我们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心与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我们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曾经真正爱过,生命便不存在遗憾。 援手于他人危难,自己在挫折中保持乐观,只要心中有爱,爱就会没有遗憾,人生永远是美丽的春天。 有拜托清明的细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难流的泪吧! 发布时间:2021-08-11 00:44:3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7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