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历代宗门大德开示观心法要 内容: 五祖弘忍大师开示观心五祖弘忍大师开示观心,曰:会是信心具足志愿成就缓缓静心。 更重教汝。 好自闲静身心。 一切无所攀缘。 端坐正念善调气息。 惩其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好好如如稳看看熟则了见此心识流动。 犹如水流阳焰晔晔不住。 既见此识时唯是不内不外。 缓缓如如稳看看熟则返覆销融虚凝湛住。 其此流动之识飒然自灭。 灭此识者乃是灭十地菩萨众中障惑。 此识灭已其心即虚凝寂淡泊皎洁泰然。 大慧宗杲禅师开示观心大慧宗杲禅师在答李郎中说:欲妙喜因书指示径要处,只这求指示径要底一念,早是刺头入胶盆了也,不可更向雪上加霜。 虽然有问不可无答,请左右,都将平昔或自看经教话头、或因人举觉指示得滋味欢喜处,一时放下依前百不知百不会如三岁孩儿相似,有性识而未行,却向未起求径要底一念子前头看,看来看去,觉得转没巴鼻,方寸转不宁怗时,不得放缓,这里是坐断千圣顶额处。 往往学道人,多向这里打退了。 左右若信得及,只向未起求径要指示一念前看,看来看去,忽然睡梦觉,不是差事,此是妙喜(大手:妙喜即大慧宗杲)平昔做底得力工夫。 黄龙禅师开示观心诸上座,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尔诸人要参禅么,须是放下着。 放下个甚么? 放下个四大五蕴,放下无量劫来许多业识。 向自己脚跟下,推穷看,是甚么道理? 推来推去,忽然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可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 便能变大地作黄金,搅长河为酥酪。 岂不畅快平生。 莫只管册子上念言念语,讨禅讨道。 禅道不在册子上。 纵饶念得一大藏教,诸子百家,也只是闲言语,临死之时,总用不着。 月溪禅师开示观心大乘用功破无始无明,用六根随便那一根,但我们南瞻部洲的人 (即是这个地球) ,以眼、耳、意根为利,考察古人用功,用眼、意为多数。 如用眼根,眼就不向外看,向内看到清清净净的,向见闻觉知里面来看,看来看去看到山穷水尽,达到黑黑暗暗、一无所有的无明窠臼境界,就是图表上写的无始无明;临济祖师说的湛湛黑暗深坑,实可怖畏。 这时不可停止,再向前看,看得多,因缘时至雳的一声,无始无明窠臼就会打破,无明一破豁然贯通,彻天彻地的看见本来面目佛性了。 古人云:佛性从内求。 千万无从外求。 或者我们没有时间来内照,眼由他看,耳由他听,意由他想,但是于其中要执持一个念头下疑情:我们的佛性究竟在甚么地方? 被无始无明遮障,向无始无明还本来佛性。 不论何时何地、闲着、忙着,片刻不忘,好似失去宝珠必定要将他获着一样。 如是观照,机缘一到,雳的一声也可以见佛性。 如能照此修行,豁然贯通见本来佛性,到此时本来佛性是法身,见闻觉知智是报身,六根行是应身,名为一体三身。 古人云:见性后就算是到家了以后就不用功修。 虚云老和尚开示观心有的看拖死尸的是谁? 有的看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的本来面目? 晚近诸方多用看念佛是谁这一话头。 其实都是一样,都很平常,并无奇特。 如果你要说看念经的是谁? 看持咒的是谁? 看拜佛的是谁? 看吃饭的是谁? 看穿衣的是谁? 看走路的是谁? 看睡觉的是谁? 都是一个样。 谁字下的答案,就是心。 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起,心是万法之头。 其实话头,即是念头。 念之前头,就是心。 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 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 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就是心。 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观心;性即是心,反闻闻自性即是反观观自心;圆照清净觉相,清净觉相即是心,照即是观;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观佛,观佛即是观。 所以说,看话头,或者是说看念佛是谁? 就是观心。 什么叫话头? 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 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 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 一念才生已成话尾。 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 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 老参的难易如何? 所谓老参,是指亲见过善知识,用功多年,经过了一番锻炼,身心纯熟,理路清楚,自在用功不感辛苦。 老参上座的难处,就是在此自在明白当中停住了,中止化城,不到宝所。 能静不能动,不能得真实受用,甚至触境生情,取舍如故,欣厌宛然,粗细妄想依然牢固。 所用功夫,如冷水泡石头,不起作用,久之也就疲懈下去,终于不能得果起用。 老参上座,知道这个困难,立即提起本参话头,抖擞精神,于百尺竿头再迈进若是参禅看话头,就看念佛是谁? 你自己默念几声阿弥陀佛,看这念佛的是谁? 这一念是从何处起的? 当知这一念不是从我口中起的,也不是从我肉身起的。 若是从我身或口起,我若死了,我的身口犹在,何以不能念了呢? 当知此一念是从我心起的。 即从心念起处,一觑觑定,蓦直看去,如猫捕鼠,全副精神集中于此,没有二念行住坐卧都是如此,日久功深,瓜熟蒂落,因缘时至,触着碰着,忽然大悟。 此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直至无疑之地,如十字街头见亲,得大安乐。 行人都摄六根,从一念始生之处看去,照顾此话头。 看到离念的清净自心,再绵绵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蕴皆空,身心俱寂,了无一事。 从此画夜六时,行住坐卧,如如不动。 日久功深,见性成佛,苦厄度尽。 发布时间:2021-07-19 05:04:2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7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