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大师: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 内容: 【原文】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 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 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四者皆备。 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 良以去圣时遥,人根陋劣。 匪仗佛力,决难解脱。 夫所谓净土法门者,以其普摄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禅宗。 实诸佛彻底之悲心,示众生本具之体性。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 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 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 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所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 千经万论,处处指归。 自《华严》导归之后,尽十方世界诸大菩萨,无一不求生净土。 由祇园演说以来,凡西天、东土一切著述,末后皆结归莲邦。 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译文】佛陀所说的言教、言教中的义理、依义理而起行持、行持后所证的圣果,这四者是佛法的大纲宗旨。 忆佛念佛,实在是得道的捷径。 在过去,随修一个法门,而教、理、行、果四者都全体具备。 现在,如果舍弃净土法门,就不能得到果地上的证悟。 实在是因为距离圣人的时代遥远了,人的根机陋劣不堪。 如果不依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决定难以解脱。 所谓净土法门,因为他普遍收摄了上、中、下三种根机,高高超出律、教、禅等宗,实在是诸佛彻底的悲心,来显示众生本具的佛性。 汇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人;定性声闻、缘觉、菩萨性、不定性、无种性这五种根性的众生,共同归于净土。 导引上圣下凡,共同证入真常。 九法界众生离开此净土法门,向上不能圆成佛道。 十方诸佛舍此净土法门,向下不能普利群生。 所以往圣前贤,人人都趣向净土。 千经万论,处处都指归极乐。 自从《华严经》最后,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之后,尽十方世界海的诸大菩萨,没有一个不求生净土的。 由本师释尊在祇树给孤独园演说《阿弥陀经》以来,凡是西天东土中一切著述,最后都是结归到极乐莲邦。 发布时间:2021-07-03 05:04:2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76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