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极简的智慧 内容: ——修学《佛教的环保思想》的感悟文│区静怡想起同事提起过一本书《极简》,于是像沙漠上找到水源般认真拜读。 从极简主义去感悟并践行环保思想。 我需要从物质到精神都做个减法,定期清理内存,化繁为简。 物质的泛滥涉及的不仅是环保问题,还有我们的心灵问题。 从自己出发,设立两个小目标:一个是极简,一个是每周一素。 少即是多,干净整洁的家,令人更满意。 我们每天平均看到上百个广告,不断地在鼓动我们购物,而购买需要耗费我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过度消费加速自然资源的毁灭,我们消耗越少,对环境的危害也越小;我们拥有越少的东西,就拥有越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对我们更重要的;获取更简单、成本更低的生活,使我们有机会为自己关心的事物提供相对充裕一些的财务支持;我可以更慷慨地去做布施和慈善……大数据时代,消费主义盛行,商家利用数据分析来掌握我们的弱点,市场营销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他们的媒体广告不是希望影响你,而是知道将会怎样影响你。 大多数成功的宣传广告都通过与我们潜意识创建的某种正面的事物进行联系,让我们对它印象深刻,从而操控消费者的大脑。 想拥有品质更好的东西,就必须减少不必要的物品上的花费,这才越有机会在真正需要时得到高品质的物品。 人们习惯于跟周围的人比较。 减少比较,刻意拥有更少物品,会把我们从无法获胜的比较游戏中拯救出来。 物质生活越简单,我们拥有的时间越多,越能从事更有意义的活动。 去除过多物品,并消除杂乱,将能帮助我澄清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清理物品是一个过程,当你有效清理不必要的物品时,你遇到的问题也可能迎刃而解。 大家都应该知道8/2法则,这个法则在多个范畴得到认同。 我们在80%时间里,只使用到自己拥有的20%的物品;20%时间,才会用到另外80%的物品。 极简主义生活从这些方面做起:精简个人物品,我自己放在家里的物品80%是很少或不使用,又不舍得丢弃的,要全部丢掉。 多用毛巾,减少用纸巾,多带水杯出门,少买瓶装饮料和使用纸杯。 常用筷子和不锈钢勺子,减少用一次性筷子。 买菜拿回家的胶袋也要合理使用,减少随意丢弃。 按实际需要购买物品,再三思考,延时购买。 少即是多,用佛法去理解,放下尘世中的我执和过多的物质欲望,才能使自己恢复明净。 物欲少了,智慧却增长了。 发布时间:2021-06-01 07:13:3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75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