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入门需要知道的基础知识 内容: 佛教入门 戒定慧三者戒为先 需求的确的举动与恒心不然终究只能修个口头禅,皮相佛。 万恶淫为首 百善孝为先 这两者先要要做到你应该还未落发吧 能够遵循居士五戒 不杀生 不偷盗 不淫邪 不妄语 不喝酒至于入门的典籍就没有很大的要求了 其实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 弟子规 太上感应经 都是些做人基本品德要求 然后在慢慢深化一些经典 例如 楞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诸善奉行,诸恶莫作。 首要据守戒律,以戒律为师。 杀生,邪淫、偷盗、妄语和饮酒(假如不守这个,人会乱性,一乱性就有可能犯前四戒),只要不犯这几个大戒就行,其他的不用悉数遵守,因为你没有到那个阶段。 其次多做善事,多施舍,多行善积德(行善的含义严重,接下来会结合实际进行说明)。 了解佛法的最基本内容。 首要是“缘起论”,也便是人间一切都因缘而生,缘散而灭,这个因与你所具备的东西有关,这个缘是外部的东西,两个成熟后一合和,则发生很多事情,反之进程也一样,一旦离散,就没了,从这个视点来说,都是空的幻象。 然后是法印(这里说的是四法印,还有三法印、五法印、一法印,都并无实质上的差异):一个是“诸行无常”,便是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永久的,都在变化之中,仅仅有的显着,有的看不见,这个道理现代科学也这么以为,无争议;一个是“诸受皆苦”,便是说人间一切的实质都是苦,关于这一点,存在很大争议,很多人不了解那些极度的高兴怎么可能是苦,而且佛经的一般说法也不能让人服气! 但不要紧,先记得这个概念就行;一个是“诸法无我”,法即外相之意。 其实很简略,既然一切都是因缘暂时聚合而构成的,当然没有实性的东西,没有永久的存在。 比如说,你的身体是你吗? 无非一些有机物无机物构成的,一堆血肉,死后悉数散失。 你的思维是你吗? 你的思维好像海里乱流,杂乱至极并一刻不断(平常你注意不到),而且瞬间生灭(主动发生主动消灭),究竟哪个思维能代表你呢? 所以没有实我,仅仅名我。 这个道理简略而杂乱,需求去证悟;一个是“涅磐寂静”,这个词很杂乱,人类的言语其实真无法解释,大致应该是一种不生不灭的空,大家知道这个词就行了,不用去了解,因为用思维是无法了解的,只能证悟。 轮回果报论。 这个大家都知道,便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你善恶的比照情况决定你在六道中怎么轮回。 这个很多人也比较疑惑,甚至是底子不愿意信任,尤其是那些百无禁忌的伪君子(所谓能人),以为是迷信。 可是,我劝你还是信任,你不信佛没关系,但不能够不信任因果轮回。 再说两点,一是佛法以为万物都有佛性,明心即能见性,这给了我们期望,而不把期望放在神的身上。 二是烦恼之根在“贪嗔痴”。 知道了以上的内容,在十二因缘中等于就断了“无明”,你的存在就不会再是无意识的,轮回将会逐步向上,并终究土崩瓦解。 再说一下因果和轮回,很多人表明欣赏梵学,其实是叶公好龙,他们不是真的好龙,而是借“欣赏梵学”表明自己识得佛法大才智,比那些视释教为迷信的人高超一等。 至于释教具体讲什么,他们从不去了解。 所以他们一边赞美梵学,一边却说因果和轮回是迷信---他们不知道因果和轮回是释教的基石。 博学而不才智的凡夫,知道释教深远高妙,群星璀璨,不得不附庸风雅地赞赏,心里却不了解“因果、轮回”这种“低层次”的概念为什么会是释教的中心支柱。 聪明而不才智的狂人,以为“因果、轮回”是释教的污点,抱着惋惜的心情,企图悄悄把“因果、轮回”等踢掉,只坚持他以为高超的部分。 可叹! 更有甚者,以为释教是发展的产品,应该与时俱进,应该修正跟不上年代的部分,应加以完善……,这些想法做法,都是把释教当成了哲学思维、学说教育等等世俗学识,都是凡夫之见。 还有人,甚至发起会集整理修正佛经……,这已经是破坏戒律,属于底子邪见了。 因果和轮回是释教大厦的基石:假如没有六道轮回,不用修行;假如没有因果规则,修行没用。 连释教的两大根底都不承认却表明欣赏释教的人,不过是附庸风雅装装门面罢了,就不要假充佛子了,关于释教,底子还没入门。 发布时间:2021-04-17 17:27:5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7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