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界法师:天乘四种禅定之初禅 内容: 定境的浅深,有四种差别。 所以古人说:禅中无欲,欲中无禅。 只要你心中还有欲望,你就进不了禅定了。 这个禅定的浅深有四禅:我们先看第一个初禅,看看初禅的相貌。 初禅,亦名离生喜乐地,谓行者禅定初成,内心已离欲界五欲,而生起初禅之喜乐。 此中行者身心凝然,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心中犹存觉、观二种粗细之心理活动,是名初禅。 初禅,又叫作离生喜乐地。 这个生指的是什么呢? 离开了欲界的五欲叫作生,他远离了欲界五欲的需求。 他身心出现什么呢? 出现两种的感受喜跟乐。 这个喜是比较粗重的,它是种粗重的快乐;这个乐是比较微细了。 在唯识学上说,这个喜跟乐就像一只鸟,一只鸟要飞到空中的时候,它振动它的翅膀,这个是比较粗重的动作叫作喜;它在空中飞翔的时候,它的翅膀只要保持平衡就好,那个就是乐。 就是刚开始从平等的感受要生起快乐的时候,是先喜,喜是很粗重的。 慢慢慢慢快乐到一个程度的时候,保持稳定的时候叫作乐,比较精细。 所以他这粗细两种快乐都具足。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就是禅定初成。 这个人他到过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最后才达到初禅,他也经过一段长时间的修行。 他要修专注,要调伏欲望,要减少饮食睡眠,有很多的功课要做。 这个时候,他那个初禅成就以后,就不再需要前面的粗重的五欲了。 一个人在修禅定的过程,他要勉强自己调伏五欲。 但是他得到禅定以后,自然不需要五欲,因为他有更好的东西。 所以在因地的时候他是调伏,在果地的时候叫作脱落,他自然就不需要。 所以他产生这种初禅很殊胜的喜乐。 这个时候身心凝然,第一个他是寂静不动;第二个,他身体会产生变化。 前面身心凝然,是指他的内心状态是寂静不动的。 这以下讲他的色身变化,他的毛细孔开始自动地呼吸。 他是怎么呼吸呢? 入无积聚,出无分散,特别的顺畅。 这个禅定人,在止观的书上说,他散乱的心慢慢地收回来。 比方说,他注意呼吸或注意佛号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 我们一般是心光外泄,心的能量是散乱的,今天攀缘这儿,明天攀缘那儿。 他把那个心的能量慢慢集中起来以后,变成一个强烈的水柱的时候,你的身体产生变化。 第一个,最重要就是身体那个地水火风,风大生起了,你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气息,从丹田开始生起,然后慢慢慢慢周遍身心,它会有一种很殊胜的气息。 禅定的力量,那个气息改变就是一个征兆。 所以一个人要得禅定,第一个先产生气,精气神的气。 因为他的精神集中,所以他精力的能量加强,由精转成气,由气再提升为神,所以他的气开始生起的时候,这是禅定的最重要的征兆。 他不需要靠鼻孔呼吸,他全身毛孔都开始呼吸,而且他的气息是周遍身心。 但是初禅也有缺点。 他有觉观两种粗细的活动。 这个觉观我们解释一下。 这个觉观是怎么来,为什么禅定的喜乐当中又有觉观呢? 因为他是从欲界慢慢爬上来,欲界有贪爱烦恼,禅定是进不去的。 你整天打坐,你只要烦恼没有调伏,你进不去禅定。 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关卡。 所以他必须要修观,观身不净。 观察我们色身是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内相不净;然后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利用九孔慢慢排出来。 所以他慢慢慢慢观察,我们色身是不可爱乐的,这个时候他对男女色身的爱取,慢慢地调伏了。 慢慢地他那个波浪调下来了,这个时候他才能由专注力跟不净观两种加持力,从欲界而进入到禅定。 所以,他这个觉观是帮助他脱离欲界,进入禅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助缘。 当然这个地方入了禅定以后变成累赘了。 他前面透过觉观的智慧,从欲界把他带到初禅,但是他到禅定的时候,他这个觉观的波动对他禅定的寂静产生了干扰,我们到二禅就会说明。 发布时间:2021-03-31 05:03:0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7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