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仁焕法师:修行的定位 内容: 广东南山寺2009年1月8日至15日念佛七法会开示录(1-14上午) 修行的定位感恩常住三宝慈悲,感恩诸位法师慈悲,感恩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 大家好! 修行定位有两个方案。 第一是规范人行为的改良;第二是生命进化的改良。 因为命好不好和人的行为非常有关,所以把人的行为放在前面,改良是第二位。 规范行为意味着什么? 第一步就是断一切恶,第二步就是行一切善。 假如人虽然行善,但是恶不断的时候,这个善绝对是假的。 比如一面送给人家东西,一面准备打人,这样做好坏兼杂,你们认为有好处吗? 要想给人家好处,首先断掉对人家没有伤害的恶意,否则最终还是恶。 所以要先断恶,断烦恼,好事做得多少或者暂时没有做,应该是无所谓,但是断恶很重要。 大家想一想,有时候我们要做好事,反过来会有很大的障碍,比如有环境障碍、有人为障碍、也有看不见的障碍。 但是做坏事没有什么障碍,你想做就成功了,所以必须首先断恶。 断恶断到位了,基本上可以叫做老实人。 老实人以后到好人,好人才到善人。 断恶、没有恶的存在叫做老实人。 好人就是能帮助别人做好事,但是愿望得到回报。 为得到回报而做好事,这就叫做好人。 做好事不讨回报的是善人,他是为消自己的果报而做。 第四步叫做有德的人。 你做善事本来不为讨回报,结果还被别人刁难诽谤,这样怎么想? 叫做“这样果报才消得干净”,所以更加乐,没有难过,不悲观,不告状,乐意接受。 这就是有德的人。 所以真正的大德,你骂他,他好象没有听到一样,还是保持乐哈哈。 你打他,他还说:“你打得对。 ”这样的人于佛教上叫做什么样的人? 大智若愚。 看上去这个人像个笨蛋一样,人家骂也不知道,人家打了还要说谢谢。 因为人家帮我们消业障,我们为什么不感谢? 所以我曾经实践好多年,原来我在我房间里面,写有这样一句话:“只有承受,没有偿还”。 意思是你怎么来都可以,我只有承受。 结果这个道理虽然也懂,但是真正有事情来的时候,表面好象是冷静,但是内心有时候还是感觉难受,还是自己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后来悟道了,悟什么道呢? 佛菩萨说:“你还有难受吗? 你有难受所以消不完呀,你如果说谢谢他就完了。 ”所以第一年过去后认为做得到了,可能第二年就没有了。 结果第二年来得更加厉害,就是想不通。 后来才知道,哦! 原来自己还有很大的难过,还有不服气。 所以没有消完业障。 我们人面对名、利、爱、恨,非常难放得下的就是爱和恨。 爱也难放,恨也难放,永远忘不了。 忘不了会怎么样? 我们认为死了以后将来再投胎,叫做六道轮回,其实我们忘不了就已经叫做轮回了! 它永远挂在我们心中,这就是轮回来轮回去。 在这里顺便告诉大家,我们中国近代有一位王凤仪善人,他是清朝末期的东北人,讲家庭教育可以说是从古到今讲得非常到位的人。 现在他的曾孙女,北京的王老师,正在广东中山讲课。 如果我们想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可以直接跟她联系。 下面继续讲我们的定位。 什么叫做定位定得好? 定位了以后一定要去完善,不管环境、生活怎么变化,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定位,这样就完成了。 戒掉恶的行为,定好的、善的行为,这就包含有戒、定、慧了。 怎样算不改变呢? 宁可善着死,不愿恶着生。 凡是一切善,能以大无畏的精神去做,绝对没有含糊,该舍命去完善就舍命去完善,这也就是舍命全交的人了。 舍命全交的人去行一切善才叫仁者。 什么叫做智慧? 对个人的享受要淡化,也不是不需要,而是随缘,不要刻意,不要强求,这就叫做有智慧。 如水一般往下流。 随缘就是有智慧的人,不随缘的人就是烦恼的人。 所以佛教有一句话:“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把位定好了,有魔障来,有环境障碍来,有人为障碍来,怎么面对? 南山寺曾经有过风波,我对南山寺讲:“风吹蜂落,风过蜂飞。 ”意思是自己定位好,有风把我吹落地了,我等风过去以后重新飞,最后还是到终点。 于定位必然要有坚强的定力,永远不变才叫做定位,变来变去就不是定位了。 定位好了不改变,一定往这个定位去努力。 定位叫做“明心”;努力完善到位叫做“见性”。 这一堂课目的是愿望大家不要改变自己的定位,做得好了,人好命就好,命好家就好,家好事业就好,事业好生活就好。 样样都好,人才快乐,人快乐了就生活在天堂里。 谢谢大家! 发布时间:2021-03-04 10:21:0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6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