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禅宗五家七宗——杨岐派 内容: 杨岐派为临济宗之支派,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称杨岐宗。 以临济宗第七世石霜楚圆之弟子杨岐方会(992~1049)为开祖。 方会初从楚圆掌监院事,后住筠州九峰山,未久,栖止袁州(江西)杨岐山普通禅院,提扬宗风,接化学人,门庭繁茂,蔚成一派,与同门慧南之黄龙派同时并立,时人以虎喻称方会,而以龙喻称慧南。 杨岐方会禅师简介杨岐方会(992-1049),俗姓冷,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 少机敏善谈,筠州(今江西高安)九峰山落发为僧。 赴潭州(今湖南长沙)参石霜楚圆,方会于楚圆门下时,自请为监院,辅佐楚圆不厌勤苦。 有一天,楚圆外出,正值下雨,方会侦得小径,截住楚圆,并扭住说:这老汉今日须与我说。 不说打你去。 楚圆说:监寺知是般事便休。 语未卒,师大悟,即拜于泥途。 问曰:狭路相逢时如何? 楚圆说:你且躲避,我要去那里去。 方会回来,第二天具威仪,诣方丈礼谢。 从方会的悟道便可看出,他身上禀有的临济气质,机锋动作齐施。 楚圆迁住兴化,方会便辞归九峰山,道俗请于袁州杨岐山出世。 九峰长老勤公,是智门光祚之嗣,雪窦重显的同门,他不太了解方会,便问方会:会监寺亦能禅乎? 方会升座问答罢乃曰:更有问话者么? 试出众相见,杨岐今日性命在你诸人手里,一任横拖倒拽。 为什么如此? 大丈夫儿须是当众决择,莫背地里似水底按葫芦相似,当众勘验看有么? 若无,杨岐失利。 方会才下座,勤公把住说:今日且喜得个同参。 方会说:同参底事作么生? 勤说:杨岐牵犁,九峰拽耙。 方会说:正当与么时杨岐在前,九峰在前? 勤公刚要思考如何回答,方会托开说:将谓同参,原来不是。 这样,方会初试牛刀,便锋利无比,名闻四方。 杨岐派之学说和禅法方会的禅学思想,是对临济思想的改造变通,既不失为临济正宗,又别有新意。 他主张义玄那样的立处即真的自悟,他说:立处即真,者里领会,当处发生,随处解脱(《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成佛总要自身体验,如实领悟。 佛法无处不在,不必寻觅。 因为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殿对三门,僧堂对厨库。 若也会得,担取钵盂拄杖,一任横行天下。 若也不会,更且面壁。 所以他坚持惠能禅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以此作为指示禅者的依据。 他说:百千诸佛,天下老和尚出世,皆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若向者里明得去,尽与百千诸佛同参,若向者里未能明得,杨岐未免惹带口业。 真可谓一识本心,当下即是;迷失自心,对面不识。 他主张身心清净,诸境清净;诸境清净,身心清净。 因此他问众:还知杨岐老人落处么,自答:河里失钱河里捃。 这个捃字,便是捃回自性,还他个本来清净。 方会的禅法,亦是追随义玄那种痛快淋漓、不容拟议的禅风特色。 如:上堂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拈起拄杖云:吞却山河大地也。 过去诸佛,未来诸佛,天下老和尚,总在拄杖头上。 遂以拄杖划一划云:不消一喝。 这样的开示确有气吞山河的气度和傲视天下的胸怀。 在上堂时,他自称:杨岐一要,千圣同妙。 布施大众,果然失照。 杨岐一言,随方就圆。 若也拟议,十万八千。 杨岐一语,呵佛叱祖。 明眼人前,不得错举。 杨岐一句,急着眼觑。 长连床上,拈匙把箸。 这都是要求禅僧不要执着言语文字,死煞句下,而应直透心源,悟彻本心。 方会的禅学风格,是属于临济体系,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又吸收了云门等派的特点。 他上堂说法云:雾锁长空,风生大野,百草树木作大狮子吼,演说摩诃大般若,三世诸佛在尔诸人脚跟下转大法轮。 若也会得,功不浪施。 这一段话与云门的函盖乾坤、一切现成的主张颇有心气相通之处。 云门禅就主张世间一切均为真如佛性所派生,所以举此在体,即可函盖乾坤,君临天下。 《续传灯录》卷七就认为方会其提纲振领,大类云门。 同时,他的接化学人的方式又大扬临济宗风,所以又说方会其勘验锋机又类南院(即义玄二传弟子慧颙)。 这样在方会的禅法里,既坚持了临济正宗特色,又包容吸收了云门宗的特点,兼具临济、云门两家的风格。 在接化学人的具体方式上,杨岐方会具有灵活自然、随机施教的特点。 如有人问:雪路漫漫,如何化导? 他回答说:雾锁千山秀,迤逦问行人。 还有人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方会回答说:有马骑马,无马步行。 可以看出,方会的禅法不同于黄龙慧南那样用三关之类的固定问话格式来接引学人,而是采用多变的机语来诱导学人。 慧洪在《禅林僧宝传》卷二十八评论说:杨岐天纵神悟,善入游戏三昧,喜勘验衲子,有古尊宿之风。 正是由于方会继承了临济的正宗禅法,又综合了云门等派的禅风特色,且兼得马祖道一的大机、大用,文政和尚在为方会语录作序时评论说:当时谓(怀)海得其(道一)大机,(希)运得其(道一)大用,兼而得者独会师欤! 加上他随机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其禅法浑无圭角,圆融会通。 方会门下有十三人,以白云守端、保宁仁勇为上足。 白云守端下有五祖法演,住黄梅五祖寺,名振全国,人称五祖再世。 其门下俊秀辈出,如人称三佛的佛眼清远、佛果(圆悟)克勤、佛鉴(太平)慧勤,又有五祖表白及天目齐、云顶才良等。 清远三传至蒙庵元聪,有日本僧人俊艿来其门下受学,回国后,开日本杨岐禅之首端。 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中,有二十流源自杨岐法系。 佛果克勤编有《碧岩录》闻名于世,法嗣七十五人。 门下以大慧宗杲、虎丘绍隆最为著名。 虎丘绍隆门下,有黄梅籍僧人应庵昙华禅师,大振杨岐宗风于苏浙,是临济正脉宗统第十七代宗师。 宋以后,杨岐派恢复临济宗之旧称,几乎囊括临济宗之全部道场,成为中国禅宗的代表。 发布时间:2021-02-24 05:03:2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6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