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界法师:「多闻」比不上「反闻」 内容: 这一段是文殊菩萨教诲敕令阿难尊者这个当机众,应该好好地谛听,好好地学习,乃至于如法地修学。 这个地方有三段:一,示其合机;二,劝其善修;三,结其真实。 巳一、示其合机先看第一段,示其合机,显示耳根是合乎我们末法众生的根机。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此方教体这个地方把佛陀度化众生的方便先讲出来。 说释迦牟尼佛在教化娑婆世界的时候,他的特点是声论得宣明,是以音声来论说妙法,才能够使令这个微妙的义理在众生的心中宣畅明达地表达出来。 佛心中的道理要转到众生的心中,要靠音声,通过耳根来作桥梁的。 ◎众生通病那么这当中有什么问题呢? 有两种问题,有正反两面的问题。 先看反面。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佛陀在传递音声的时候,有一种人是循声流转的。 众生因为长时间迷失了本具的闻性,所以在听音声的时候,习惯一味地寻求音声的声相而分别它的音声,而产生流转生死。 比方说阿难尊者,他无量劫来能够摄持十方如来恒河沙的种种的秘密法门,但是到了释迦牟尼佛的时代,他还是不能免于摩登伽女之难,而落入邪思当中,为外境所转。 这个邪思,当然一般字面的解释,就是摩登伽女之难叫邪思,邪恶的念头。 但是蕅益大师对这个邪思讲得比较深入。 他说阿难尊者这个邪思,讲得深一点就是认妄为真。 他依止缘影之心来当作本来面目,以为缘影之心是能听闻。 其实缘影之心只是我们所听闻的一个影像而已。 就是认妄为真,把这个妄想当作我们真实的心性,这叫邪思。 也就是说,我们在听到佛的音声的时候,第一种过失就是循声故流转。 ◎应病与药那应该怎么办呢?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这难道不是说,我们只是随顺于所听到的音声而产生轮转吗? 这一段等于是牒前,对前面的一个总结。 那么应该怎么办? 旋流获无妄,应该要旋转耳根的闻性而反闻闻自性,才能够破除虚妄、回归真实。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佛陀以音声来宣扬真理,这个地方产生了两种效果:一种产生多闻之人,一种产生反闻之人。 就有些人,他只是注意佛陀的名相。 你看很多学者是这样子,他站在一种考据的角度来研究佛陀的教法。 那么你一考据下去,这部经的出处是什么,是谁说的,考到最后,结果,大乘非佛说,整个信心都破坏掉了,那么佛陀的这个音声对他来说变成一种障碍。 当然,佛陀没有错,问题是他的心向外攀缘,他没有注意音声里面的道。 所以多闻产生的结果就是循声故流转。 反闻不同。 反闻呢,当我们听到这个音声以后,我们去思惟里面是什么道理。 所以,一个宗教师在修学佛法的心态是不同,他注重佛陀到底想要诠释什么,从音声当中而产生道理,而能够反闻闻自性,结果旋流获无妄。 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多闻比不上反闻。 后面会讲到。 就是说,你阿难尊者无量劫来受持了十方如来秘密的法门,但比不上一念之间的反闻闻自性,比不上,因为你方向错误了。 这个地方就说明了,我们在听闻教理当中两种不同的方法,就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发布时间:2021-02-14 05:02:1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68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