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门深入 勇猛精进(海山老和尚) 内容: 四川德阳万佛寺2011年农历五月佛七开示录 (五月十七下午海山老和尚开示)一门深入 勇猛精进大家学佛都是为了争取有成就,如何能够实现?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学佛要依教奉行,特别我们学净土宗要依佛给我们说的净土五经,专门看净土宗的书籍。 法法都有成就,但是我们初学一定要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后再来全面去研究它,一门不能深入往往就走到迷宫里头咯。 法法道同,归元无二,一门深入到最后其实都是一个原理,就是回归自性、明白自心。 我们学净土法门,不要专门执着空性,因为还有一个叫真空妙有。 光执着空性还是要半边翘,不圆满,还有一个妙有的四十八愿庄严这个极乐世界。 所有事相都是在空性上建立起来的,这些事相当体就空。 我们执着一个单有的空,这个是二乘,不是大乘,大乘叫真空妙有、妙有真空。 所有宇宙一切变化、一切现象,都叫缘起性空,所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要把它贯通一体。 我过去就是专看一个书,反复多看,初学的还是先看印光法师的嘉言录,第二是看藕益大师的《弥陀要解》,这是千百年来的一个正确的解释,你把《弥陀要解》彻底融会贯通了,就变成了念佛三昧。 我举个比喻,现在有直达车,有转站的车,我们净土法门就是从开始一直到最后,通通是念佛,不转题目,一直到佛的果位,这是直达,中途不要转站,从起点站到终点站,就是信愿念佛。 其它法门转站太多了,不管禅宗也好,密宗也好,唯识宗、天台宗也好,都有一个特殊要求,就是五年、十年,甚至要二、三十年不离师父,这是一个大的原则。 二个你本人还要有根基,有时讲了,一讲要记得,特别是密宗,上师给你传一个法,你必须记得,还要有文化才能看书,还要有福报,你吃穿住基本上可以自给,这是个特殊条件,你不够这个条件就不容易成就。 净土法门有个优越条件,就是这些大德的学修经验全部贡献出来了。 而禅宗都是口传的,密宗更是讲传承,离开了传承你学的东西都不行。 我学密宗二十年,修持的方法,中间还要加东西,你照他的书念都不行,就怕你盗法。 我亲自跟修密宗的一起住,他们念他的,我在旁边念我的佛。 什么道理呢? 因为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最后明白了:你的心、佛的心、众生的心是一回事。 我们怕就怕什么呢? 本来每个法门都能成佛,你这样也学那样也学,学多了没有明白这个道理,这样不同,那样不同,那就叫知见,有差别见,有了差别见就不能成就。 不二法门哪儿有差别见? 归元无二哪里有差别见? 法法道圆,哪儿有差别见呢? 我们平时阿弥陀佛,现在病了要念药师佛,念药师佛病才能好? 那么多佛啊,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极乐佛,北方不空成就佛,还有中央毗卢遮那佛,是不是佛佛都要念完呢? 念一尊佛就把所有佛的功德全部概括了,念这么多佛是多心啊。 包括供养啊、礼拜啊都是这个样,念一尊佛就把所有佛念完了,所以要专、要精,而且长时熏修、一门深入。 这是我五、六十年的经验。 《净土四要》这本书我现在还反复地看,因为“事有夹理之功,理无独立之能”。 但事理是一样的,我们光执着理,不圆融,要从事上修。 有特殊的感应,我们要明白,不被这些事相迷惑,见到一点点小的感应就沾沾自喜,那就阻碍我们前进。 这些事相都叫做缘起性空,不管见什么,心中明白就行了,不要沾沾自喜,执着这个景象就出问题。 见恶相不要恐惧,见善相也不要高兴,佛讲中道,就是不能执着,执着就出问题。 我们在昭觉寺读书的时候就听到,一个参禅的在哪儿坐,看到眼前出了一朵莲花,他下来到那莲花上一坐,哎哟,坐到一个枯井里了,昭觉寺有一个莲花井。 念佛念久了,有时会悲痛,这个时候不能尽悲痛,那样就要着悲魔;我们见到一些景象不能过分欢喜,欢喜了着欢喜魔;见到一些景象可怕,不能恐惧,恐惧了中恐惧魔。 我们见到光,见到佛,这些景象是不是真的? 有没有一个检验? 因为佛有慈悲心,凡是见到这些境界啊,我们心安理得、心平气和,那就是真正的佛的境界。 如果见到境界心慌意乱,这就叫恶的境界。 同时呢我们要依止善知识,一面要看书一面要请示,书里面尽管有,但是因为善知识他走过这条路,我们请问善知识就不走弯路。 比如说《弥陀要解》的藕益大师是成就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势至菩萨是成就了的。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字数很少,才二百六十多个字,这个就是我们净土法门的《心经》,你们应当看。 它虽然少,但是非常精要,这个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 净土的书,我们开始学的最好看《觉海慈航》,在这个基础上就看《净土资粮》,里面讲到我们需要的信心,这个信心分六个: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六个全部弄通了你才算是正信。 如果有一个没有通你就是偏,偏离不圆满。 有人有信心,但是他对理事、因果、自他这六个方面不圆融不贯通,往往就是轻视事,执着理。 执着于事是一种毛病,但还容易排遣;执着理啊,不容易排谴。 要明白这个道理哦。 我们放下身心世界,真心虔诚念佛,就叫大布施。 用什么来布施呢? 把你身心世界全部放下,这个叫布施哦。 身体布施是一个方面,彻底的布施是放下身心世界。 念阿弥陀佛要成功,一定要身心世界放下,你放下了就是叫布施,你放不下就不是在布施。 你把贪嗔痴烦恼彻底放下,一心念这句阿弥陀佛,这个叫持戒哦。 不计是非人我,是也好,非也好,通通不管。 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就是一心念佛。 别人骂我、欺负我,什么都不管,就念我的佛,这就叫忍辱哦。 念阿弥陀佛既不间断也不夹杂,就是精进。 念佛净念相继,一心不乱,就是禅定。 这句阿弥陀佛包含了无量的法门,无量的智慧,所以念佛就是六度齐修了。 这句阿弥陀佛不是那么简单的哦,你不专不精,就是这一门你都没有清楚,你能去说其他吗? 我们彻底弄清楚,彻底信得到,还要有愿力。 愿力很重要,光信得下,没有愿,就没有行。 有志者事竟成,这个愿力很重要,愿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订的协议,订的合同,就按协议、合同办事。 你们社会上的订协议、订合同,违背了可以打官司。 我们订了协议,发了这个愿,必须生生世世按照这个愿去做,不违本誓的嘛,不违背你这个本愿,所以愿可以鼓励你的信心,也鼓励你的行持。 这个愿可以统摄二边,就是统摄你的信心也统摄你的行持。 净土四十八愿要背的,我要考考你们四十八愿都背得了没有。 有志者事竟成。 你看社会上办事的,包括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他们都有愿力,我们学佛的没有愿力怎么行呢? 我们的大雄宝殿,这个大雄表现在什么地方? 那就是大慈大悲、大愿大力。 菩萨为什么说“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因此苦,退我宏誓愿”? 有些发心出家的人,遇到师父说了他几句,背起包包就跑了。 还有些居士呢,庙上我们师父水平不一样,说话啊、处理问题啊伤害了他,他从此不到你庙上来了。 要懂得我们学佛是以佛为师,是要成就的,这些小事情就不要计较咯。 所以我们要有愿力,不管有什么矛盾,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大家有没有这个愿力! (众答:有! )我们学佛就要有雄心壮志,要勇猛精进。 我曾经发过这个愿:太阳可以变冷,月亮可以变热,虚空可以粉碎,大地可以平沉,我们的正信正知正见不能变,念佛生极乐世界永远不能变。 不仅是这一生哦,生生世世都沿这个方向去奋斗,大家有没有这个愿力? (大众:有! )我们不仅要到极乐世界,还要发愿庄严这个极乐世界,你们一千多人,每个人到一个星球上去庄严极乐世界,把所有的人都度到你那个星球上去。 所以学佛没有雄心壮志怎么行呢! 学佛是一种英雄行为的嘛,以前我们喊过口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学佛就要这样勇猛精进。 愿力不可思议。 我们学佛不是只为个人,是为整个人类、国家、世界担负起责任,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相结合,把我们这个地球变成人间极乐世界。 有这个信心,有这个愿力,老实念佛。 我每天坚持念十万句佛,这是藕益大师教我的,不是我一个人独创。 藕益大师怎么说:“昼夜弥陀十万声,毕生不起宗教想。 直送心归极乐邦,莲蘂珍池立地长。 任他笑我是愚夫,从来行尺胜说丈。 他年蓦上愿王舟,善财常啼同抚掌! ”不管宗也好,教也好,每天坚持念十万声阿弥陀佛,我给你们减半,念五万声就是了。 不要走东家上西家去,专心地念,这条很重要哦。 你到了那个境界了,心地就开阔了,灾难就化解了,疾病就消除了,所以行很重要,我们能说不能行,那不是真学佛。 能行又能说那就是更高级咯。 光行不说咧,那也可以,他基础有漏。 所以你们啊要好好地实践。 社会上提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佛法是重实践哦,特别是要看你的烦恼轻了吗? 脾气变少了吗? 心地开阔没有? 就是看你们有没有功夫处事对人。 怎么处事怎么对人? 处处要有平等心对人,包容心对人,慈悲心对人,而且把所有人都当成未来的佛,这条很重要哦。 什么是佛知佛见? 你把一切众生都看是未来的佛,这个就叫佛知佛见。 我们都往往认为自己可以成佛,他们不行;我是持戒的,他们是犯戒的;我是学佛的,他们是不学佛的。 有这个分别心都不行,学不学佛你都要尊重他,因为只是时间因缘不到,他将来都要学佛成佛。 你们家里有不学佛的,你们要做榜样,吃苦耐劳,把他当成未来的佛,恭敬他,赞叹他,还要对他非常热情,不要轻视他。 你给他做好榜样了,他就说:“哎呀,这些学佛的人太好了。 ”第二天他就跟着你跑了,记得了吗? (大众:记得)做榜样,要以身作则,做到:行为世范,学为人师。 现在这个时代你们要做楷模、做典范,把我们整个国家建设成为一个世界上最文明、最有理想、最有信用、最遵守规矩、最讲礼貌、最有诚信、最有道德、思想境界最高的国家。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你们早日成佛! 发布时间:2021-01-06 10:28:2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6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