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吕凯文博士:慈悲喜舍观无常 内容: 慈悲喜舍观无常(社)作者 呂凱文 九月二十一日晨一时四十七分,台湾中部蒙受百未曾遇过的大地震,这场天崩地般的震灾,夺走众多宝贵的生命,也让久已习惯于安居业的民众带绝大的震撼。 对于家园被毁的众多受灾户与难者的家属,以及劫后余生的整个台湾人民而言,这次大地震的浩劫将成为这个岛屿共同记忆中,惨痛而独特的一个伤痕刻记。 地震灾难发生以,全国各界即展开救援动。 但向有组织的民间团体如慈济功德会等刻动员,有系统地投入救援工作;同县市的民众对于各地灾区匮乏物资的捐赠与布施,亦慷慨提供种种的援助,抢救受困瓦砾堆中的受灾户与协助难者获得安息,发挥同胞爱的精神。 这一次大地震虽然带给我们世纪末难忘的浩劫,却也凝聚庞大的民间,激发台湾社会长久以少的「生命共同体」的真实感受,充分表现出台湾人民人饥己饥、人己的人道精神。 然而,面对大自然的无情考验,相对也禁人感叹再三,生命是如此无常迅速,国土是这么危脆,可是我们从都很少认真地想过,明天与死亡究竟哪一个最先到,也就曾透过死亡思维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众生相依的关系。 唯有正视苦难的存在,人们才会份外珍惜原先为我们所习以为常的一。 当劫后余生的人目赌到,众多难者的家属在为失去亲人而悲伤,大家或许才能清晰地体认到,与家人、亲友、同修或所爱的人和悦相处,声息相通,即是一种极值得珍惜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其实在于财物的多寡,亦在于地位名誉的高下,而在于我们是否能珍惜每一个当下,疼爱每一个与我们今世有缘相聚的众生。 虽然台湾民众经大地震的浩劫,残酷的记忆会磨灭,可是对于生命的体验也再可能与以往相同。 我们虔诚地祝祷这样的惨剧再发生,可是由之而的反和惜福的心,倒值得我们长久存。 然而,我们应该警策自己,如实面对无常的提醒。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管我们喜欢是否,管我们身份性别龄的差,它注定迟早都要扣门。 面对无常,一般人有种方式,一是消极逃避,一是积极面对。 前者只会带焦虑、恐惧、挫折与沮丧;后者却能勇于承担苦难,唤起无畏的自信与动。 面对无常,我们应该感谢。 它提醒我们生命的可贵与有限,让我们格外地懂得以慈悲喜舍心与人相处的意义。 面对无常,我们还是应该感谢。 让我们知道苦迫的痛苦、知道烦恼的原因、知道烦恼可转成涅槃寂静、知道有方法可以解脱烦恼,彻底迈向涅槃之道。 感谢无常,让我们知道每一个生、、病、死都是天使,都是提醒。 感谢无常,让我们知道爱滋病、地震、祸、坠机. .. 都是天使,都在向世间法,都在色身危脆,都在我们的生命是苦、空、无常。 就像目犍尊者到趣的众生惨况,却仍然能慈悲喜舍地微笑,我们也当以最寂静的心回向世间的苦难。 且让我们以《无我相经》的法义一起默祷与回向世间。 眼与眼所抓的色尘是我是我的耳与耳所抓的声尘是我是我的鼻与鼻所抓的香尘是我是我的舌与舌所抓的味尘是我是我的身与身所抓的触尘是我是我的意与意所抓的法尘是我是我的 发布时间:2021-01-04 11:28:4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67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