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仁焕法师:学佛是学什么 内容: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1年农历七月念佛七法会(初六下午) 学佛是学什么佛教提倡爱国爱教。 这个“爱”的理念,爱不是享受,爱是奉献。 爱国就是对国家的奉献,爱教也是对教的奉献。 很多人都没有理解到学佛是在做什么,学佛重点在做人和成人(成就别人),学佛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学佛是学做人的道理。 为什么佛法里面还有灵感的说法呢? 灵感并不是在外在,灵感在自己心中。 烦恼心中就有障碍,心中有障碍,就处处有障碍;快乐心中就通达,心中能通达,就处处能通达。 所以佛法根本不是神秘的东西,把心态改变了,就是灵感。 相信这么回事吗? (众答:相信)。 学佛是学做人的成功,成人的成功。 做人成功是自利的成功,成人成功是利他的成功。 我想问大家,你们愿望别人来照顾你们,还是愿望自己有能力去照顾别人? (众答:去照顾别人)为什么愿望自己能照顾别人? (众答:···)如果我们健康平安,一切无碍,去照顾别人,那不是大自在的人吗? 愿望别人来照顾我们,说明我们有障碍了,不能自在了。 所以要做一个奉献的人,不要做一个伸手的人。 伸手的人和奉献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佛教经常讲有限和无限,伸手的人就是有限,奉献的人就是无限。 所以,学佛就是学会做奉献的人,首先学会自利的功夫,第二学会利他的本领。 是不是这样啊? (众答:是)我们不学佛就不能成为觉悟人。 成为觉悟的人以后,才能懂得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完善生命,发挥生命,圆满生命。 学佛才能有无上的智慧,才能认识本分,理解本分,完善本分,发挥本分,圆满本分。 没有觉悟,没有智慧,会变成什么人呢? 变成一家的讨债鬼,又成为社会和国家的灾难星。 我讲的有没有道理啊? (众答:有)。 学佛就是为了强化自己,也叫做改良自己。 改良到什么为标准呢? 自利无障碍,利他无障碍。 能做到自利无障碍是罗汉道,利他无障碍是菩萨道。 罗汉又叫做“自了汉”,自己照顾自己没问题,不用去麻烦别人,但是没有能力照顾别人。 到了菩萨道,不但自利成功,也有本领利他成功。 为什么我们要加强教育呢? 教育就是传播,依佛教来讲是传播佛陀的慈悲心,传播佛陀的觉悟精神,传播佛陀的智慧精神。 人有这三个精神,就是有三宝。 智慧人,以平安为完善生命,所以信仰一切因果,尊重一切因果;理解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理解生命的规律,尊重生命的规律。 觉悟人,就能够转变障碍,改良因果。 相信吗? (众答:相信)。 我认为你们真正学佛的话,应该有心得体会。 心得是自利成功的感受,体会是利他成功的感受。 如果没有往这个层次上去努力,我们的佛教就成为什么样的宗教? 就成为婆婆妈妈的宗教,糊里糊涂迷信的宗教。 来到寺庙上了两支香:“给我发财”,怎么个发财法呢? 做人都做不对,财从哪里来啊? 佛教提醒我们,一个是忏悔,二个是发心。 忏悔是检讨自己的过错,发心是给自己良好的定位。 有良好的定位,才有良好的发展。 对不对? (众答:对)很多人对我讲:“哎呀,我们不敢发心啊,发心以后做不到就麻烦了。 ”那我在这里反问一下:“你的意思是怕成功了不好意思,宁可做一个永远失败的人,对不对? ”宁可做失败的人,不想做成功的人,那你就是这个家的讨债鬼了。 大家想成功还是想失败? (众答:成功)。 想成功,那成功是你们的心愿,也是你们的愿望,对不对? (众答:对)有愿望,才有希望。 一个人都没有一点愿望,那叫做无用的人。 虽然有愿望,没有去落实,没有去完善,叫做无能的人。 现在的社会,往往有什么人呢? 画饼充饥,画一个很好看的饼挂在墙上,当我们肚子饿的时候,拿墙上画的饼来充饥,可不可以啊? 那怎样能充饥呢? 应该拿食物来做饭才能充饥。 还有,昙花虽然好看,但是只是一现,开花不结果。 学佛就是要改变这些方面。 我们要爱国、爱教。 因为我们是国家的公民,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奉献非常有关。 如果不爱国,就违背我们做公民的本分;如果不爱教,我们就找不到依靠! 发布时间:2021-01-04 10:21:5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67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