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高明道老师:学习语文 自利利他 内容: 学习语文 自他高明道中国传统佛学的研究以汉译经为主要对象,在自国外、已翻为华文的典籍基础之上,进义的探讨与整建实践、方面的系统学。 这些努则以天台、华严二宗的形成和弘传最具代表性。 然而到近代,巨变的大环境中,汉文文化圈的佛学研究无法继续局限于这样的模式。 整个学术界的发展既呈现出东西方传统的结合,佛学研究自亦外。 它走出山门,踏进学堂,成整体学术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在此新趋势下,汉文文化圈的佛学研究突破根深蒂固的「文字障」,从狭隘的单语文环境迈向丰富的多语言境界。 这个转变堪称重大,使远东华人的佛学内涵在公开的学术园地逐渐充实起,甚至在国际佛学界也能占一席之地。 当然,表象上,学者们是辛苦些,因为仅仅懂得一个中文,如今已明显足,还得花工夫学习其他语文,诸如巴语、梵语、藏语之。 但是换个角看,可以发现,收获的意义远远超过所付出的。 这可以针对个人、文化个层次谈。 语文好比一扇窗,也好比一个世界。 刚开始学,如同从窗子往外面望,看到一个从认、未曾涉的新环境,而学会之后,则内心无多拥有一个世界──另一个民族或文化的生活、思想、关怀、智慧,都可以是你的。 是语文通,难免有如横亘着一座厚重的城墙。 城墙后的万事万物,自己只有幻想的份。 语文通,城门就打开,城的文化宝藏,任你随意共享。 所以对个人而言,语文的学习像拿一把钥匙或搭一座桥梁。 它多么神奇,让我们的视野广,让个人的内在宽,既增进对别人的认,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特别是如果探讨的对象并非一般庸俗的域,而是涵盖八万四千法蕴的佛教! 光是这些较属个人层次的意义已充分明学习语文的价值,何况还有文化的层面。 学术是文化的一部分。 单如此,也可以,学术对文化环境负有很大的责任,因为学术的任务在于提供精确的知。 要提高文化的水准,能缺少正确知的传播。 学术的贡献即在此:它能厘清问题,用严谨的方法产生无误的资讯,破除无知及谬,增广人的知。 用宗教的语言讲,是能自、他。 一个地方有文化,有学术,这个地方的人民,生活品质就同。 一般情形如此,宗教的文化、宗教的学术在话下。 因此,无从个人的益还是社会环境的提升、改善看,为佛学或佛教文化的研究而学习同的语文,具有其深远的意义。 当代汉文文化圈的佛教学者能直接接触南亚、中亚等地区的佛教,能用印、西藏等语文的圣典资进研究,是本土文化的福音,也是值得极支持、推动与投入的。 发布时间:2021-01-03 11:06:2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67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