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用心生活,用心修学 内容: 又是岁末年初,做总结、写计划的好时候。 想想每年这个时候,在细数过去一年的所得和罗列新年的愿望时,总是写满向外所求的种种。 而从2015年开始接触佛法,此时,我只想“扪心自问”,反观学佛前后的自己。 回想当初接触佛法和走进书院的原因:自己得到了很多,丰衣足食,家庭和睦,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时而忧虑、时而欢喜的心情难以控制。 丰衣足食,却会为不停地出现的新鲜玩意要如何弄到手而烦恼。 家庭和睦,却攀比人家的孩子钢琴过了几级,又学了什么课外班,担心自己的女儿每天只知道玩,输在了起跑线上。 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却时而因同事的流言蜚语心生烦恼,甚至有些“避世”地把和同事相关的朋友圈屏蔽起来,以为不看不听就能解脱。 实际上越是疏远,越可能产生更多的误会。 之前只知道憋在心里,找个地方静下来,和自己对话,给自己解脱。 无非是告诉自己,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其实,这样“解决”问题,只是在不停地压抑自己,不明就里,不停地负担各种烦恼。 时间久了,自然无法释怀,无所适从,有时还发泄无名之火,伤害了亲近的人。 2015年春节过后,我想到了在书院学习的一位朋友,她之前向我推荐过佛法,谈过书院和书院里的师兄们给她带来的欢喜。 我主动联系她,问她学习佛法的情况。 从此,在她的带领下,我走进了菩提沙龙和书院。 我个人认为,一个普通人可能大部分时间都是身处顺境的。 因为没有太多的大是大非,也没有天天的或喜或悲的精彩剧情。 但是我们身处顺境的时候并不觉得如沐春风,心情反而是时忧时喜,变幻不定。 正如导师所说,因为我们的内心有很多的烦恼。 烦恼就是制造痛苦的永动机。 我们内心的贪婪、焦虑、恐惧、妒忌、自私等等,每一种心理产生活动的时候,都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所以,当我们内心陷入到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就感觉到身处逆境啦。 而往往一点不顺心的小事,比如和人发生口角,和家人说着说着就各执己见地吵起来,又比如工作出了什么差错,或因为不如别人而心生妒忌等……其实,这些小事只是第一支毒箭,我自己之后的无限联想——比如认为家人不理解我,我们没有共同语言;同事的反应,一定带着很多轻视,觉得我能力不足,这些才是不停地折磨我,让我产生更多的恐惧和焦虑,进而影响我做其他事情的第二支毒箭。 这真是雪上加霜呀。 进入书院学习,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自己的期待和假定在作怪吗? 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家人了吗? 工作上的错误,原因是什么? 那个别人“觉得”的我,真的是我吗? 我反思自己,不应该只活在自己的“一厢情愿”里。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就好啦。 接纳是最好的方法,虽然还做不到所有事情都能认清并做出智慧的选择,但至少不会那么纠结,比较容易放下了。 半年同喜班的学习,导师通过人生佛教展开的各个主题,为我们开示佛法中因缘因果、无常无我的大智慧。 书院的三级修学模式,让不知佛法的我,从无到有地开始用缘起法来看问题。 在自修与共修中,在师兄们的相互促进中欢喜前行。 书院强调的八步骤三种禅修,更是有效的修学方法。 虽然我还是生搬硬套,但是在闻思法义的时候,我开始反观自己。 在遇到难题的时候,遇到烦恼的时候,我会结合佛法的智慧来思考如何面对。 正如导师开示的“树立正见,认清真相,摆脱错误,重复正确”,递进式地学习和掌握,所以虽然进步缓慢,但我却有信心沿着这条路学下去,实践下去。 新年伊始,我的愿望不再是长长的清单,不再是要买什么、去哪里、读什么书、拿什么证书……我开始简单到用心生活,专注修行,“少欲知足,广种福田,从心出发,关注当下”。 这每一点都是我在这半年中,从同喜班体会到的。 我更要努力把这些智慧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从点滴中,开始观念、心态和生命品质的改变。 感恩三宝,感恩导师,感恩书院,感恩师兄们。 修学的道路上有你们加持,我变得越发有力量! 发布时间:2021-01-01 08:02:0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67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