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西方确指》精诚持咒除恐怖、祈母病愈法、何名念佛人 内容: 《西方确指》精诚持咒除恐怖、祈母病愈法、何名念佛人 查定宏问:“持咒时,多生恐怖,求示方便。 ”菩萨曰:“谁来怖汝? 谁是受怖者? 由汝夙生习气不净,故从微想中,忽现此相耳。 汝但精诚诵持,自当除灭,得如意意顺,善能护伏烦恼,而造入玄微。 何恐怖之有? ” 请看第二十九段:精诚持咒除恐怖。 这是查定宏来请问菩萨,说:“我持咒的时候,常常生起恐怖的心,请求开示一个方法,让我除掉恐怖。 ”菩萨就开示——这种开示要让他了解为什么会生起恐怖,首先就问:“谁来恐怖你? 谁是受恐怖者? ”实际上很多的情绪反映都是自己妄想出来的。 没有一个人来恐怖你,也没有谁来受这个恐怖;没有能怖和所怖。 事情的真相:“我”是假的。 “我”都是假的,还有谁来恐怖我? 如果没有一个“我”,就没有对待的他人。 所以能恐怖、所恐怖,都是没有的。 那为什么你又会生起恐怖的现象呢? 实际上这就是由于你多生多劫以来烦恼习气在内心——不清净,就从这个业识的、不清净的心里面起了一个妄想,由这个妄想忽然现出了这种恐怖之相。 所以这个恐怖的境界是你妄想出来的。 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闭关念佛,很多人就谈到,他一入关就觉得很害怕。 害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他害怕黑暗。 特别是些女居士害怕黑暗,就认为黑暗当中有东西,有人在恐怖她。 所以她就越想越害怕,这个风吹门一下,她就:“谁哟? ”她一害怕,就高声念佛,又想想念大悲咒,又什么……等下又觉得有人在她床旁边,甚至跟她躺在一起;最后她又换一个床,还是感觉躺在一起。 所以她就不敢睡觉,一天到晚恐怖不已。 就有一天晚上——甚至到了十二点,都有一个监香师给我打电话,说有一个居士实在不得了了,她害怕至极,非要我去跟她讲一讲不可。 搞得我也没有办法,就跟他到她寮房问:“你怎么回事? ”她说她害怕,有人要害她,就在她床旁边。 甚至看看门:“哎,可能就在门旁边。 ”这些都是妄想出来的,所以我教她:“这些都是你的幻想,由你的心变现出来的。 没有这个事,我们什么都没看到。 风吹门是正常的,你不要风吹门,好像就有人来敲你的门或打你的门——都是你妄想出来的。 ”还有的人实实在在感觉到太恐怖了,就是他能看到满房间都是蛇,在窗户上,在床上,在什么地方……让他走路都走不开。 但是其他人看不到,他看得到。 他一看到就觉得不能念下去,要出来了。 那监香的就会鼓励他:“这是业障现前,你正是要念,一定要咬紧牙关念。 ”还真的,那个居士听话了,就在满屋子都是“蛇”的情况下,他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念了两天,“蛇”没有了。 那个“蛇”从哪儿来啊? 也就是他妄想出来的,当然是他多生多劫的业力。 那些蛇是带有瞋恨的毒气的,他把那些“蛇”——毒,给它逼出来了,而且通过念佛把它消失了。 你看看,他不是得到大的好处吗? 所以这些境界现前你要观空,然后抓住这句名号。 这是最好的方法。 菩萨这个开示也是:你在这个时候精进、真诚、一心一意地诵持这个咒,这些恐怖的境界之相自然而然就会除灭。 那恐怖之相现前和它的除灭,就是消业障的过程,所以内心就能得到一种轻安。 业障撤除了,压力没有了,他心就舒展开了,他善的东西就起来了,就能够伏住烦恼。 进一步,你这个咒继续念下去,就能够契入到心性的微密之处,开发自性的宝藏。 如果是以这个咒的一种强缘的力量把我们自心善的一面给它串习引领出来,那就是好的境界现前了,法喜充满了,恐怖境界就永远没有了。 “何恐怖之有? ”所以大家念佛出现恐怖的时候,千万紧紧抓住这佛号,就像抓住一个救生圈不放。 只要这句佛号抓得住,一切恐怖马上就会消失。 这是阿弥陀佛因中发了大愿的。 法藏菩萨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知道一切众生都有恐怖——由于他的业障重嘛。 欠了很多债务——命债、钱债、情债,肯定就怕冤亲债主各方面来找他,他内心有恐怖的。 他做了坏事就有鬼的,有鬼就是害怕。 一切众生都有恐怖,所以法藏菩萨发愿:一切恐怖为做大安。 “我要为一切恐怖的众生、畏惧的众生做大安心、大安乐、大安慰。 ”所以你只要念佛,一切恐惧的境界都不现前,都会消失。 你可以试试,如果你做梦的时候,梦中有人追着你杀,或者老虎赶着你杀——那种非常恐怖的时候,你千万把这句佛号念出来,一念出来恐怖的境界马上消失——立竿见影。 在梦中是这样,那在现实的情况也是这样。 现实恐怖的境界——车祸、空难、地震、火灾、水灾,这种恐怖境界现前时候,你还是念阿弥陀佛,它就会转换。 因为现实也就在做梦。 梦中的境界能转化,现实的境界也能转化:你只要精诚地去念这句佛号,就能除灭恐怖的境界。 现实恐怖的境界是由于我们多生多劫无明、习气、妄想里面现出的境界,不是真实的,也是由我们的心显现出来的。 大家了解这个事情的真相,就依教奉行。 陈定育为母疾致祷,问作何功德,可获全愈? 菩萨示偈曰:“孝首万德,孝贯三才,大哉孝行,人伦之师。 汝以好心,求愈母疾。 汝当安适,念母痛楚。 汝食美味,念母减食。 汝衣轻软,念母脓血,污其衣襟,露其胸胁。 如是思维,夙夜靡处。 归命大圣,精诚不二,力行众善,仰答四恩。 愿母福益,愿母寿增,愿母病愈,愿母体康。 觉明菩萨,为汝依怙,苟如其言,无愿不果。 ”请看第三十:祈母病愈之法。 这涉及到孝道了。 在《西方确指》里面,有不少的篇幅谈孝道问题。 从中看到:不仅我们中国的上古文化——儒、道文化,重视孝道,佛教仍然重视孝道,甚至更为重视。 弟子陈定育他的母亲生病了,他来祈祷,问菩萨:“自己做什么功德,能够让母亲的病康复? ”菩萨就开示了下面的偈颂。 第一个偈颂:孝首万德,孝贯三才,大哉孝行,人伦之师。 这跟儒家文化真是一脉相承,儒家就讲到孝为百行之先,孝为万德的根本。 《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孔子对曾子就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就是上古的先王之道有一个最高的德——“至德”,有一个重要的道,来治理天下,这个治的要道就是孝。 以孝治天下,老百姓相互和睦,君臣上下没有怨恨之心,天下太平。 那么这个孝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是《孝经》里面的一句话。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做人的根本。 那“教”——一切教化的手段,都是由孝里面引发出来的,它的礼、乐、政、刑都是由孝延伸出来的,它的根本是孝。 儒家讲《六经》,《六经》最后一部——《孝经》,就是一个归宿——总结性的一部经。 那孝的具体内涵: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终”,最终的终。 就是在家里,你表现为赡养父母,问候父母,顺应亲心这样的行为;然后移孝作忠能够事君——以忠事君;最后要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使亲荣。 整个中国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实际上最高的境界就是孝。 那么我们佛教传到中国,也很重视孝。 这个《梵网经》,大家看到,《梵网经》有句话:孝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佛教非常重视戒律,菩萨的三聚净戒、无尽的戒,实际上归根到底就是两个字——孝顺。 孝是最高的戒律精神。 以这个孝,就能成就至道之法——就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法。 所以《梵网经》讲每条戒,大部分就讲以慈悲心,以孝顺心来持这条戒。 为什么不能杀生? 为什么不要吃肉? 一切六道众生皆是我生生世世的父母,你对他孝顺都来不及,怎么能去杀他? 怎么能吃他的肉呢? 由这个孝顺心故,我们要不杀生,要不吃肉。 它是有理论依据的。 那么觉明妙行菩萨在这里就把儒、佛的孝融合起来加以开示。 实际上儒、佛心法有共同之处,在孝的这一方面,是不谋而合的。 所以孝是万德之首。 孝贯通天、地、人三才。 “三才”就是天、地、人。 孝是天之经,地之义。 顶天立地的人——中间是人,能够承载天地之道,参赞天地之化育,就是靠孝来推动的。 “孝贯三才”,伟大呀,孝的善行是一切人的伦常之导师。 做了这个赞叹之后,菩萨就开示陈定育怎么样为母亲的疾病痊愈来用心。 现在你以一颗孝心来求母亲的病痊愈,好,你就得要存什么心呢? 现在你身体健康、身体安逸的时候,得要思惟你的母亲生病的痛苦;现在你吃饭味道很好的时候,得要思念你母亲由于生病吃不下饭的情况——“减食”;你穿的衣服很干净、轻软,你得思念你母亲生病,身上流脓流血,衣服都被脓血所玷污了,瘦骨鳞峋露出胸肋的情况。 这样思惟,你就日夜地挂念你母亲的不安,念念思惟母亲的病痛。 那由于母子连心,母亲的病痛就是等同于一个孝子的痛,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解除母亲的痛苦。 但怎么解决呢? 自己又没有能力。 所以就归命佛陀,佛有能力解决一切众生的痛苦。 你就祈求佛来解决这个问题,用至诚不二的心来归命佛陀,在行为上尽量努力地行众善。 这时候你得要放生——为母亲放生,做慈善事业。 印经、建寺院、造佛像等等利益众生的事情,你都要去做。 报答四恩:佛恩、国土恩、师恩、父母恩。 这样的“仰答四恩”,然后你以这样的归命佛陀、力行众善来祈愿:愿自己的母亲得到福报,愿自己的母亲寿命增长,愿自己的母亲疾病痊愈,愿自己的母亲身体康健。 “当你这样至诚祈愿的时候,觉明妙行菩萨就会加持你,给你依靠。 如果你真的按我这个开示去做,在心念上,在行为上落实,你母亲的病就能痊愈,你祈祷的愿都能圆满。 ”这是菩萨教他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效法。 定茂欲舍持咒而念佛,请问。 菩萨曰:“汝欲舍持咒而念佛,一志专修,最妙。 但汝未知法要,只可名为持斋好善之人,不得名念佛之人。 何以故? 欲泛大海,必具大舟。 欲驰千里,必择良马。 故念佛人先须具大手段,割绝牵缠,打开尘网,直下即念是佛,即佛是心,乃至离即离非,顿入如来大光明藏。 如是乃名正念念佛,得名为念佛人也。 汝应善解此义。 ”请看第三十一:何名念佛之人。 定茂想舍准提咒而专门念佛。 前面我们知道这个定茂是专门念准提咒的,现在可能经过这段时间开示,对念佛一法越来越有信心,他就想舍咒来念佛:“是不是可以? ”菩萨给他开示:“你现在想舍去原来持的准提咒,而一心一意专修念佛法门,最妙。 ”你看,给他非常肯定的回答——“最妙”:这是最好的一件事情。 可见菩萨的本意是要令一切众生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名号。 但是菩萨在前面开示,并不想强加自己的意志:原来你有什么好乐,随顺你的好乐,你把持咒的功德回向也可以。 但是菩萨的本意——也是一切诸佛的本意,希望众生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 如果他自己觉悟,把自己持的咒放下,来表示愿自觉地念佛,那佛菩萨会给他正面的肯定:这是最好的方法。 “你虽然想一心念佛,但并不了解净土法门的法要。 ”就是深信切愿,并不了解,以及这个法门的殊胜,阿弥陀佛的本怀,净土持名法门的施设。 这些原始要终——原理、方法,你不一定了解。 不了解,你只是念佛,也只能叫“持斋好善之人”,不能称之为“念佛之人”。 说你是念佛之人,这要有内涵的,名实要相符的。 没有这个念佛内涵在里面,只是一个持斋好善之人。 持斋好善之人,就是你只能得点人天福报而已,解决生死问题那是不可得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要航海——航海家要渡过海洋,他要做准备。 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得要找那些王室人员给他造很大的船,积累很多的东西——这个粮食什么,才去航海啊。 这个准备要充分,才能发现新大陆。 所以“欲泛大海”必须要具备大船;你想要驰骋千里之外,一定要选择良马。 一匹千里马,你才能到达千里之外。 所以念佛人你要了生脱生,截断生死轮回,快速成佛,这样一个大的目标,你首先要大的手段、大的气魄。 这个大手段、大气魄是什么? 就是要割断、杜绝这种家亲眷属的牵挂纠缠,要打开五欲的尘网。 你看,我们多少念佛人口里念念佛,对家亲眷属、五欲六尘一刻都放不下。 你就没有“具大手段”,想要成就往生很难哪! 最多是一个持斋好善之人。 所以真的是:念佛往生是很容易,但具有深信切愿之心却太不容易了。 这就是:净土法门万修万人去,落实在我们凡夫头上可能就万修一二去了。 因为他不具备这个大手段。 隔断这些家亲眷属的牵挂,打破五欲六尘的尘网,直下——当下,这一念心——至诚的、深信的心:即念是佛,即佛是心。 全心即佛,全佛即心。 这时候我们能念的心、所念的佛号就是同质的,就是以空印空、似水投水的。 如果你五欲六尘一点都放不下,带着这样的心去念佛是不相应:这是水和油的关系。 乃至于你直下念这句佛号“离即离非”。 你说是“即心即佛”也不是,“非心非佛”也不是,它是离开我们凡夫那种认知系统和语言表述的。 它是大不可思议的一个法门:我们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号不可思议。 说它是有和无,即有即无,非有非无,都不是。 离开了这四句,离开了凡夫的那种思惟、生灭的范畴,顿然地是一种至诚的、清净的信心,跟这个佛号融为一片的时候,就“顿入如来大光明藏”——阿弥陀佛大光明的宝藏。 大光明宝藏就在名号里面,名号就是实相;我们当下能念的心是至诚恳切的心:就是实相对实相。 于是我们这个正觉的莲华就长出我们的烦恼淤泥之上,就能够跟佛光对接了。 说起这个大光明藏,我还想到我们这次净土文化进修班。 我们讲《无量寿经》,正讲到阿弥陀佛十二光的时候——无量寿佛亦号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清净光、炎王光……这些光都讲完了,哎,这时候还真的大家感觉到很有光明的样子。 其中有一个信众——居士,正在认真做笔记,她的手机响了,是发来一个短信。 她打开那短信竟然出现一句话。 出现什么话? “与阿弥陀佛光明对接。 ”你说说,这个是很不可思议的,肯定这个短信也不是他朋友发过来什么,就是她在认真做笔记的时候,就是讲阿弥陀佛十二光的时候,一个短信发过来——“与阿弥陀佛光明对接”。 对接可不是顿入嘛! 所以阿弥陀佛的大光明藏就在当下,就在名号里面。 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是被阿弥陀佛的愿力光明之海托起来的,只要有大的手段割断牵缠,打开尘网,直下念佛,我们就安立在大光明藏海上。 所以为什么一念信心即得往生,你一念回光,就能契入到弥陀的光明愿海。 你可不被这光明愿海紧紧地摄受住了吗? 你再也不能跑到六道轮回里面去了。 这就是“一念即生”的意思,它是真实不虚的。 这就是大不可思议,不在于功夫,一念顿入。 其实我们往生也是一念往生的,我们念百千万亿声佛号就是成就那一念的。 临终十声往生不是说非得要念十声不可,乃至一声都能往生。 就看这一声,只要相应了就往生了,不一定非得要念满十声不可。 所以这样的一个心态,这样的一种念佛才叫“正念念佛”。 什么叫正念? 具足深信切愿为正念;圆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是正念。 以这样正念的心态来执持这句弥陀名号,声声恳切,念念都是出离,不求人天福报,不被世间的家亲眷属、五欲六尘所牵挂,这样才叫真正的念佛人。 具有大的作略手段、大丈夫气概,才能成办往生一事。 “你就应该善于理解这段开示的意思。 ”我们大家都说是净业行人,但是不是真念佛人,可以把这段话的开示做一面镜子对照一下。 如果还停留在持斋好善的水平,一定要提升到真念佛人内涵的层面上。 ——2009年11月8日大安法师讲于秦皇岛 发布时间:2020-11-29 10:21:1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6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