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西方确指》明心生极乐、专修净土乃大孝、持咒显空慧 内容: 《西方确指》明心生极乐、专修净土乃大孝、持咒显空慧 菩萨示达本曰:“汝欲究明心地,极为有志。 但你一肚皮砂铅水火、本来面目、真空真净等话,实实塞却,如何做得? 你若要做,必须将此一络索,抛向东洋大海始得。 不然,枉却□心,误却工夫矣。 不如的的确确念一句阿弥陀佛,明心在是,生极乐在是,一举而两得,极是便宜也。 ” 请看下面,第二十五段:念佛明心生极乐。 觉明妙行菩萨开示达本说:“你很想参究,明心见性,这说明你修道还是很有志向的。 但是这件事情你目前是做不到的。 ”为什么呢? “因为你肚子里面还是那些炼丹的东西。 ”菩萨有六种神通,这种天眼通一看他的肚皮:里面装的都是“砂铅水火”——炼丹的一些东西藏在心中;还有,妄想知道自己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个禅宗的一些东西;然后教下又想得一点观慧、止观等等。 就是他的内心很复杂,一下子修这个,一下修那个。 这些东西就实实在在地把他的心、窍都塞满了——不开窍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明心见性呢? 要知道明什么心,见什么性。 明了心的空——缘起的性空,你才能见那个不染一尘的性。 现在你肚子里面塞满了这些对待的东西——妄想的东西,哪做得了这种向上的道业呢? 所以一下子给他针砭了,说:“你如果真的要想明心见性,就得要把你肚子里面这很多啰嗦的东西全部抛向东洋大海。 ”东洋大海在古代是叫东大洋海,就是现在讲的太平洋。 要把你肚子里的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全部都抛到太平洋去。 这个禅宗讲,你要明心见性,“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你心空,才登第了——考中了。 哪有塞得满满的东西,你就能够明心的? 如果你不抛掉肚子里面这些东西,你就再精进努力修行,也都是冤枉的、用错的心,功夫也就耽误了。 也是说这个达本他修行的路向还没有搞清楚,还没有摸到门道,还是门外汉。 菩萨就给他开示一条正确的修行方法:你把那些外道的东西、宗门教下的东西都放下,就的的确确地念一句阿弥陀佛名号。 你看这个菩萨处处归向念佛法门。 为什么要归向念这句佛号? 因为这句佛号至高无上,最能得到利益。 它的利益在什么地方? 正好跟达本的愿望相符。 你不是要明心见性吗? 你念一句阿弥陀佛,明心见性的功德就在里面。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当你念这句名号到一心不乱的时候,就是达摩的直指之禅了——达摩直指之禅就是明心见性。 见性成佛,就在这句名号里面。 你信愿念这句名号,即便不能明心见性,也能带着你信愿称名的功德感通佛力带业往生:往生极乐世界它是有保证的。 所以老实地念这句名号就一举两得:念得功夫得力,能够明心见性;功夫到达不了这个程度,也能够有往生极乐世界的底限保证。 所以这种修行方法是得了一个大便宜——只赚不输的一个方法。 给他指出这个方法。 如果你不走这条道路,就要参究你的本来面目,甚至还要修点外道的这些内丹功夫,那好,你了脱轮回的道业就完成不了了。 你内丹就是修成了,羽化了——登仙了,你也是一个凡夫,还在轮回里面。 你本来面目即便参究清楚了,但你的见、思惑没有断,你也出不了轮回。 所以真正的是:念这句阿弥陀佛名号才能得到大的利益。 无朽问:“云何仰酬祖父? ”菩萨曰:“世间所谓孝者,以何为上? ”曰:“能敬养,能为善,以无忘先德。 ”菩萨曰:“此虽孝而有限。 唯能发大愿,修出世法,若道成果满,岂但福及九祖,即历劫冤亲,俱蒙解脱。 汝能专修净土,是为大孝。 ”请看第二十六段:专修净土乃大孝。 无朽来请问菩萨:“要怎么样才能仰酬祖父的恩德。 ”这谈到报恩、孝道的问题了。 菩萨就问:“世间所谓孝者,以什么为最上? ”无朽回答:世间的孝道就是要恭敬赡养父母,这第一;第二个,能够在世间行善积德;第三,不要忘记祖先的恩德,常常缅怀。 这是谈到世间孝的三个内容。 也确实——儒家都谈这个——是世间孝道核心的内容。 但菩萨回答:这些虽然也是孝,但它是有限的,是不究竟的。 因为它还停留在世间法的层面。 孝顺父母、祖父,要给父母、祖父最大限度的利益。 最大限度利益是什么? 就是让他们出离轮回之苦。 所以这桩事情——佛门讲的孝,就是大孝。 这大孝就体现什么情况? 就要发大愿,立身行道,修出世间法,了脱生死轮回。 如果这样出生死法的道业能够成就——“果满”,就能够令九祖升天、解脱——“福及九祖”。 得到这样的道业,就是历劫的冤亲债主也由于你的功德得到解脱。 你能够专修净土念佛往生一法,以此回向你的祖父,这就是大孝。 所以这样就提供了一种我们行孝的新模式——就是念佛,劝父母、祖父念佛。 让他们出离轮回到极乐世界,就是大孝。 “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自己的父母、至亲能够离开六道的尘埃,你作为子女的孝道才成就。 定茂问:“持咒云何明心? 云何究竟? ”菩萨曰:“心不离咒,咒不离心,是持之义。 汝当于一切时,观此咒体,与我心体,是一是二? 若云二者,云何心能持咒,咒能显心? 若云一者,云何忘则咒无,忆则咒有? 则知此咒与心,离诸名相,毕竟空寂,是名究竟。 若但持而不究竟,即无妙解。 平等大慧云何显发? 平等大慧不现,何由照生死之昏迷,达三界之实际乎? ”请看第二十七:持咒显空慧。 弟子定茂请问:“持咒云何明心? 云何究竟? ”前面谈到定茂习惯于持准提咒。 他就希望持准提咒能够明心见性。 “如何明心? 云何究竟? ”就是云何达到目的地,圆满功德。 觉明妙行菩萨就给他开示:“持咒一定要心不离咒,咒不离心。 ”心咒一如。 就是你要持这个咒,不要忘记这个咒,要心和咒相依,这是“持”的意思。 这是事相上持。 然后在观慧上——智慧观照,就在一切时、一切处观想:这个准提咒的体性,与我能念的心体是一,还是二? 一就是打成一片,二就是打成两橛。 是两个东西,还是一个东西? 进一步思惟,如果心和咒是两样东西,不相干的,那么为什么心能持咒,这个咒能显心? 如果这个准提咒能显出自己的心性,那就说明它是一,不是二;是二就不相干。 但是如果你说咒和心是一,这个话能说吗? 那也不对呀,如果说是一的话,为什么你心忘了的时候,这个咒就没有了,无影无踪了? 等你起心要念的时候,哎,咒就显现了。 这又好像不是一。 如果是一体的话,那就不存在:忘的时候没有了,忆的时候才有。 那么追究这个问题是让我们了解:所念的准提咒、能念的心,实际上都是缘起法,相待而成。 离心无咒,离咒无心,它在这个相待而成、缘起的过程当中,离开一切名相。 它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当下这一念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咒不可思议。 你说它是“一”也不对,说它是“不一”也不对。 有时候佛教表述它的真相用八不: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来不出。 你都很难指称它是一还是二,所以用否定性的话来说:非一非异。 但是它缘起的当下,是毕竟空寂的空性。 你能了解咒和心的体性的空寂,就到达究竟,了解它的真相。 如果你在事相上只是“心不离咒,咒不离心”,但没有究竟观照它空寂体性的力量的话,就很难产生一种理解——没有对这个大乘心性的理解。 没有这个理解,你的平等大慧就显发不出来。 讲“平等”两个字,实际上就是空的意思。 我们常常讲空、无相、无愿——三三昧。 三三昧讲这个无相:无相就是一相,无相就是空,空才能平等。 所以平等是空的另外一个表述方式。 如果不空,还有一种对待,就绝对不能平等了。 我们谈这个平等,一切人类的文明都追求平等,但是你没有一种空。 这个空就能显发同体的大慈悲心;在同体的大慈悲心当中,你能够展示平等的观念。 否则在人际当中都是不平等的,都是有分别的。 阿弥陀佛的另外一个名号叫无量清净平等觉。 阿弥陀佛他为什么叫平等觉? 大平等。 就在于清净平等就是无量寿的一种表达。 无量寿就是诸法的空性。 所以我们要透过这个能持的心、所持的咒,了解它自性的空寂,才能够从空寂的性体当中显发般若智慧。 这种般若智慧就叫“大慧”——大乘的般若智慧,从实相空性里面显发出来的。 所以这个平等的大慧就理解为空慧。 空慧现前——就是由空性里面显发的般若智慧现前,它才能破除生死轮回的这种无明、黯黑,才能了知三界如梦、如幻、如影的真相。 如果平等的大慧不能现前,这种无明你是照不破的,三界也是出不去的。 达本问:“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菩萨曰:“汝一念佛,便云火发。 何故汝终日向人说话,便没一毫火起耶? 当知此火,乃汝无量劫来无明烦恼之所积聚,由汝今日信之不真,故念随火起,火逐妄生,以烧汝法身慧命耳。 昔牟尼世尊,为大法故,于无量劫,舍身求道,所以得成无上宝王。 今汝年力已衰,日夕勤行,犹嫌迟暮。 尚乃恋着尘劳,希图丹药,以求延年益寿。 汝不闻非非想天,尚有报尽。 劫火洞烧,坏至三禅。 况区区水火铅汞,假缘和合之法,而求其永无变灭耶? 汝今闻我所言,当如梦初觉,如醉初醒,精修净土,正念往生。 彼世界之寿命无穷无尽,成就法身,到一切智。 非浅浅长生久视之术可同日而论也。 ”请看第二十八段:往生得无量寿。 达本——又是弟子请问——说自己:“我念佛出声音,就常常容易发火,是不是我就默念佛号呢? ”问这个问题。 觉明妙行菩萨就跟他说:“你一念佛,火就发起来,那为什么你一天到晚跟人说话没有一点火起来呢? ”为什么念佛就有火起来? 这就是针砭他,让他了解这个火是怎么发起来的。 要了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所以告诉他:“你要知道,你发的这个火就是无数劫以来无明烦恼的积聚。 积聚在那里,由于你念佛的信心不真切,所以随着你念佛,你的火就起来了。 你这个火是你的妄想杂念带起来的。 这个无明火一但起来,就会烧掉你的法身慧命。 ”这是把病症看得很准。 一般医生看病,首先要知道他是什么病。 达本提出这个问题,马上——菩萨一针见血说出来了。 这里提供什么信息呢? 主要是信心问题:如果对这个佛号有真切的信心,这个清净的信心就能伏住烦恼,就能断灭烦恼,不至于把无明火给它勾起来。 所以信心不真说明有怀疑,这种怀疑的黯冥——这种烦恼,就把无明火给勾起来了。 有怀疑他就带着妄想,就把无明火给勾起来了。 所以针对这个症状要有一个思惟,要想到释迦牟尼佛无量劫以来为救度我们故,为我们得到出离世间的大乘佛法故,无量劫以来舍身求道。 为了一个偈子都献出自己生命;为了救度我们,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一寸土地不是释迦牟尼佛流血的地方。 所以现在才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开显的念佛法门,苦口婆心——一代时教处处指点。 所以要对这个法生起大的殷重心、大的信心。 “现在你已经衰老,迟暮了。 你就是一天到晚精进勇猛地修行,也是犹嫌已晚。 ”迟暮之年,来日无多,全身心念佛都来不及,现在你反而是怎么样? 反而还在贪恋执著世间的福报——“尘劳”。 肚子里面还是想到要炼丹,要求长生不老。 为什么他没有信心? 就是这些邪知邪见充斥他的内心。 所以偶尔一念佛,无明火就起来了。 是他的知见错了,所以菩萨就开示他:“难道你不知道,就是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尚且天福享尽还要轮回呀! 即便你修禅定修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天,就在三禅天也摆脱不了火灾的劫火洞烧啊! ”未来三千大千世界在坏劫的时候,三大灾——水灾、风灾、火灾,坏至三禅天,唯有四禅五不还天才安稳。 所以三界都是败坏之相,没有一处安稳的地方。 你为什么不去求究竟的解脱呢? 连三禅天都会劫火洞烧——烧坏,更何况你区区的炼点水火铅汞的内丹? 这些内丹就是以生灭心、妄想心来假种种和合之法形成的一个世间法。 你想以这个生灭的法求永不生灭的果,这是不相应的,是得不到的。 所以把他那个妄想粉碎,然后给他指条正路:“你现在应当听闻我的法语,听到我这话应该要像如梦初觉。 ”从梦中醒过来一样,如喝醉了醒酒一样,醒过来要看清楚正确的道路。 “正确的修行道路就是精进地修行念佛法门,以信愿称名,蒙佛力往生极乐世界。 到了极乐世界,那个寿命无穷无尽。 ”是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的,一往生就跟阿弥陀佛同样的寿命。 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得阿鞞跋致菩萨——得三种不退,以弥陀愿力、光明加持成就法身慧命,究竟成佛,得一切种智。 这样念佛往生成佛的巨大利益,哪是你现在所执著的肤浅的长生久视之术能够同日而语的呢? 那是天壤之别啊! 你不能舍无价的摩尼宝珠取一根小草,那就太没有智慧了。 所以开示他:往生才得无量寿,在这个世间都是败坏之相。 你的无明火——念佛无明火出来,是你邪见的火的反映。 ——2009年11月8日大安法师讲于秦皇岛 发布时间:2020-11-29 10:15:5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66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