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宽运法师:宽运法师西方寺夏令营开示──食存五观 内容: 宽运法师西方寺夏令营开示──食存五观日期:二零一零年七月二日大家一定要吃饱啊! 出家人本来是日食一餐的;这个习惯在释迦佛的年代开始便留存下来,所有的出家人都是日中一食,过了中午就不吃。 因为中午是佛吃饭的时间;早上是天人吃饭的时间;夜晚是三恶道吃饭的时间。 所以出家的修行人,只能在中午之前吃饭。 后来,由于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较大的体力,大家感到不适应,才逐渐变成两餐。 所谓「持午」或「食斋」,就是早上只吃一餐,过了中午便不吃;过了中午还吃,便是日食两餐了。 如果过了中午仍吃,那只是食素,而非食斋;过了中午不吃,那就是食斋。 因此食斋又叫「守斋」。 尤其是我们出家人,吃饭的时候要心存五种观想。 吃饭是五堂功课之一,我们把食饭当作功课来做。 我们为什么要到五观堂吃饭呢? 首先出家人耕耘大众的心地,所有东西都是十方的供养。 如一粒米、一杯水,还有住的地方,一切的电力、能源,乃至种种器皿都是十方的供养。 所谓「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所以身为出家人,白白接受了别人的供养,便应该有所回馈,应该为别人做回向。 所以,我们过堂吃饭的时候,就不应该讲一些不该讲的话,想一些不该想的事情。 我们要做到身、口、意三业清净;身拜佛、口念佛,意里面想着佛。 所以空师才特别教大家拜佛;经上说:「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为了要消自己过往宿世的业障,所以大家要学习拜佛。 我们吃饭的时候,应如何观想呢? 这就是佛教所说的「食存五观」。 首先「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即是要思考自己何德何能去接受他人的供养呢? 要知道一切食物都是来处不易啊! 刚才说了,一粒米都是施主送来,一担水都是行者担来啊。 这是第一种观想。 第二种观想是「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抚心自问,自己的德行够不够? 自己做到了没有? 我们必须做到学佛所学,行佛所行;佛讲,我们才讲;佛做,我们才做。 依循佛法来行,我们能做得到吗? 如果能做到,我们要继续保持;如果做不到,我们应该有惭愧的心。 第三种观想是「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出家人过堂吃饭只有一餸、一饭、一汤,就是不让你拣择,不让你起起分别心。 一般人吃饭,都是喜欢的多吃点,不喜欢的少吃点。 但出家人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吃饭是「正事良药,为疗形枯」,这是第四种观想。 因为我们要了生脱死,在未成佛之前,我们一样要吃饭,睡觉,为的是将来成佛,所以不让自己的身体生饿。 因为饿也是一种病。 甚么病呢? 饥饿病。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进食来资养色身。 第五种,即最后一种观想呢,「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我每样事都做得很好、很妥当,吃饭才不会惭愧。 为甚么不惭愧呢? 因为「我每样事都做得很好,就不昧因果了」。 出家人讲因果,自己种下什么因,将来就会得到什么果。 现在我吃了别人供养的东西,又不修行,将来是要还的。 我们众生未得解脱之前,都仍在六道中轮回,,如果我们欠了别人的,就会流转于六道中去偿还。 我们出家人不想负因果,就不要随便去做恶业,而且要修善业。 所以说,「为成佛道,应受此食」。 这样的话,我接受食物才不会感到惭愧,因为我每样事都做到一百分,我是一个够资格的出家人。 所以出家人应供不容易。 为甚么不容易呢? 十方众生也好,法界有情也好,在佛门里种福,我们出家人要为他们做回向。 怎样回向呢? 俗语谓「财进山门,福归施主」;经上说「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布施,后必得安乐」。 如果一个人用欢喜心来布施,将来一定会得到安乐。 所以我们要为布施、供养的人做回向,我们吃饭的时候要发愿;如何发愿呢? 「要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不能因为恶小而为之。 不可以。 我们要断恶修善。 如何修善呢? 「要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任何微细的善都要修。 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教就是教我们自净其意,所以我们吃饭的时候要心存五种的观想。 我们吃了别人的供养,应怎样呢? 要反省自己的德行、要回向功德。 我们大乘佛教,所行的是菩萨道;菩萨道就要发愿度一切的众生,无一众生不度,也就是慈航普渡了。 我们要有这样的心愿。 所以出家人每一天过堂食斋,都要用这五种观想去思维。 如果能做到的话,就不会感到惭愧,将来就不昧因果。 佛教经常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我们要知道因果不空;欠下因果的债,将来还是要自己去还。 如果我们能做到,将来便能成佛,做菩萨,利益众生、帮助众生。 我们应要有感恩的心、惭愧的心。 感恩,即感恩大家的供养,感恩十方的众生。 所以我们要供养十方的佛,供养十方的僧,供养十方的众生。 没有众生,成就不了我们今天的道业。 如社会上的士、农、工、商,大家要互相依存;因此,我们不用耕田,有饭吃;我们不用织布,有衣服穿;我们不用盖房子,有屋子住,全靠大家的互相依存。 今天,大家来到西方寺,费用是全免的,但这并非西方寺的支出,而是十方的施主供养大家的。 所以大家在这里过堂,也要思考一下自己有什么功德可以吃这餐饭呢? 有什么功德叫衍空大法师来陪我们呢? 他事务很多、很忙碌,但他了解佛教、体会佛教,他用禅法来教我们心安。 若存此心,我们就会很珍惜这个机会。 这样大家不论一餐饭,一个早课,一个晚课,都能生起正念。 同时,我们出家人要有威仪。 怎样的威仪呢? 就是行、住、坐、卧四种威仪。 「四威仪」是出家人必须遵守的。 如果不能够遵守,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出家人。 作为人天师表,就不够资格了。 如何检视一个出家人是否够资格呢? 一般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立如松」。 我们明天吃饭的时候会再跟大家讲行、住、坐、卧四威仪。 今天大家第一日来,很多规举都未了解,所以先简单地讲过堂,明天再讲四威仪。 发布时间:2020-11-17 10:31:4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66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