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宽运法师:三种疑惑与四重难关 内容: 三种疑惑与四重难关(上) ──宽运法师弥陀佛七开示 大家欢喜! 我们在这里精进念佛,一方面要活在当下;当下即知道到要转念头──把妄念、杂念转为念佛;把烦恼交给阿弥陀佛,从而得到净化;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储资粮,念佛是为了临命终时做准备。 我昨天说了三种疑惑,第一种是我业重,修行日浅;第二种是另有心愿未了,贪、瞋、痴未断;第三种是怕我虽然念佛,恐怕阿弥陀佛不来接引。 我们念佛人,如欲求生极乐,一定要断除这三种疑惑。 如果我们临命终时,对过往的修行有所疑惑,就会成为往生的障碍。 我们临终时一定要相信佛不会妄语、相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真实不虚;也要对过去的修行──如拜佛、忆佛、念佛,充满信心。 如果临命终时,我们能心不颠倒,而且一生之中曾经受过八关斋戒,就能达到中品以上。 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曾为法藏比丘,他所发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中提到,一念到十念都可以求生西方净土;因此我们要深信不疑,这样临终时定能往生彼国。 此外,我们还要破四种难关。 第一关是:一般凡夫虽然念佛,但因为业障重,不免痛苦或生病;这时很多人会埋怨说是念佛导致的。 这是不对的。 如果我们不仅没有坚定念佛,还起了怀疑,那真是三涂的种子了! 因此,我们即使生病、起苦恼,也要相信这是过去的恶业成熟,今天才会承受这样的恶果。 而我們之所以會生病,是因為我們都食五穀雜糧,所以身心不清淨;身心不清淨就會生病。 我们念佛的人,首先必须要明白,不是因为信了佛、念了佛,烦恼就会自动消失;我们今天偿受的果,是过去善恶行为的累积与结集;正如我们所吃的粮食一样,是去年经过播种、施肥,慢慢地培植而成的;因此,我们今天持素念佛,即是在为明天的果种因;所谓「因中含果,果中带因」,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才不会在人生无可避免的生、老、病、死过程中,愚痴地去造不必要的业。 田地今天打了粮,若不再继续耕种,明年就荒芜了,到了后年就不会再长粮食了。 念佛的道理,也是一样;今天念佛是为了明天能获得更好的果报,所以不要生怀疑、起忧虑,这是我们佛弟子必须要紧记的;否则一遇到生病之时,就怨天尤人、怨佛菩萨不加被保佑。 若我们念佛念到人法两空,境界不断升华的时候,病也不过只是假名;真如显现之际,更没有所谓病与不病。 记得以前谛闲老和尚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他不知得了什么病,肚子非常的痛,痛得他辗转不能入睡。 当时另一位老和尚知道了,就跟他说:「老法师呀! 病是假的,身体不过是四大所成!」谛闲老和尚说:「对呀! 病是假的,但痛是真的呀!」我们每个人都曾得过病,所谓「得病如山倒」,个中滋味真是不好受。 当生病感冒之时你可能会想:「是不是我前往西方寺念佛途中坐的巴士冷气太冷了? 还是寺内其它的莲友传染给我呢?」虽然这些原因都是有可能的,但我们总不能老是怨天尤人,把问题往外推,到外面去寻找病因,却从不自我检讨:是否自己平时缺乏运动,身体不好,抵抗力弱,故而稍微劳虑、受凉便生病了。 因此,我们念佛的人,若不幸得到重病或不容易医治的病,应该相信今天的病是业障病,由于过去种下不善的因,所以今天要承受不善的果。 这样我们不但不会谤佛,还会切实认识到必须通过念佛来消自己的业障、转自己的念头。 这是第一种功夫。 第二关是:平日口谈净土,心里却念着娑婆;不懂出世的善根,唯求俗世的利益;临命终时,怕死贪生,情牵物累,痛苦纠缠。 很多人不懂佛法,便去求神问卜,有人更无知地杀害生命来祭祀鬼神,希望藉此替自己消灾延寿。 这样做不但对念佛无益,更徒造因果,再种业因。 因为心里贪恋娑婆,心就不能恳切,就没办法往生净土。 其实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终有一死,正如香港跑马坟场门前的一副对联所示:「今日吾躯归故土,他朝君体也相同。」每一个人都脱离不了生、老、病、死,任你怎样求长生,也活不过百年。 所以说睡梦到三更,一切名利、权位,皆成幻影。 想一想,再过一百年,我们会在什么地方? 当然大家都不会坐在这里了,而是随我们的业因投生到不同的地方去。 念佛诚恳的生去净土;持五戒十善的生到天上;修五戒的在人间;贪、瞋、痴,杀、盗、淫、妄、酒的,就堕落到三涂。 大家要再见面可真不容易,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缘份。 (未完待续)三种疑惑与四重难关(下)--宽运法师弥陀佛七开示今天能够一起念佛,共同熏修,其实真的很难得。 想一想,我们一生中有多少时间是给自己的呢? 所以我劝请大家,将今天佛七全部的時間留给自己用作储备资粮。 我们生存在这世界上,如果只是庸庸碌碌地生活和造业,那又有什麼意義? 我們要活得自在、活得安樂。 怎样才能做到? 就是要认清自我、活在当下,这样当下便能自在、安樂。 「老实念佛」虽然是老生常谈,但「阿弥陀佛」六字洪名非常有用,它贯穿了所有佛法、所有修行。 如果你把这六个字参透了,当下即能放下、安樂、自在,那你就会心无旁骛、精进念佛。 当然,道理很容易明白,但多少人能做得到? 所谓「知易行难」,这些我会讲,你也会讲,但多少人能看破? 多少人能看透? 实在太难了! 试问几人能看透名闻利养呢? 所以说学佛不容易,别说去行布施、做功德,光是参透其中的道理已经很难;参透之后生起欢喜心、精进心、勇猛心那就更难了。 有几个人可以无相布施? 又有几个人真的可以放下外缘一心念佛? 这确实是很难。 所以我们一定要破这个关。 关破掉了,念佛功夫的实践才会走向康庄大道。 至于第三关:很多人平常持五戒、菩萨戒,守得非常好。 到了生病的时候,有人劝他说吃素营养不良,叫他改为吃肉;子女如是劝,亲戚朋友如是劝,医生如是劝,于是念头一软,那就吃吧。 这样一吃,业障加重了,因为你明知故犯,所以罪加一等,而且前功盡棄。 很多人学了半生的佛,持素多年,到了后半生又去吃肉,实在非常可惜。 因此坚持茹素这一关,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守得住,否则我们念佛一点益处也没有。 第四关方面:很多人都有子女,临命终时总是放不下。 看见乖巧的孙子、孝顺的儿女痛哭流涕,心里就舍不得,还是想多活几天看看他们,以后去哪里都没关系了。 本来念佛是临命终时最重要的关头,可是最后却又被情牵物累改变了心念。 说真的,这一关实在不容易破。 多年前,有一位住在北角的法师,一次生病进了医院,医生要他留医,由于他有九十両黄金藏在精舍中的书柜里,所以他坚决不肯留院。 当时我和师父上人去看他,劝他要好好留在医院养病,他还是说不行,一定要出院,医生无奈只好让他出院。 他出院后赶忙回精舍把九十両黄金藏好,以免被别人偷走。 把黄金藏好后,又回到医院去,但是仍然心绪不宁,总是放不下。 最後,他还是过身了。 我和师父去收拾他的房间,清理遗物的时候,无意中就在藏经书的书柜里,发现了他的九十両黄金,包了又包,裹了又裹……想一想,要做到真正的放下,是谈何容易啊! 其實,無論你多麼的捨不得,最後什麼都帶不走。 记得有一个公案说:在释迦佛的时候,有一个人藏了许多黄金在自己家的园子里,他不想让子女知道自己有多少财产,没有告诉他们这件事。 他的儿子名叫英武,很喜欢动物。 那人死了以后就转生为狗,跟英武十分友好。 牠念念不忘想把黄金交给儿子。 由于生前没告诉儿子,现在牠便天天守着黄金,别人一接近就不停地吠叫。 一天,佛陀去他家里化缘,一看到这狗,便知道牠是英武父亲的转生,于是便大声地对牠说:「你为什么还放不下? 你一定要放下!」牠听了佛陀的开示后,马上就过身了。 由于佛陀有慧眼,就告诉英武黄金的所在地;英武对父亲的执着且转生为狗有所觉悟,于是把所有黄金捐献给佛陀作为弘法利生之用。 大家想想,为了放不下自己的一点黄金,转生为狗给儿子作伴,守着黄金,那是多么的愚昧而又可怜啊! 因此,我们临命终时对子女、亲人贪恋不舍,将来也可能转生为畜生陪伴他们。 事实上,如果我们有所执着、有所贪恋,就无法往生净土;所以我们念佛人必须要破第四种关。 以上四关的破除,说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我愿意在佛七里面跟大家讲解,因为这是念佛人的临终关怀。 我们每个人最后都会命终,所以应该努力克服此四种难关。 我们诚心念佛,将来才不会坠落到三涂六道中。 若四关都破除了,我们就能一心一意地去极乐世界了! 阿弥陀佛! (全文完) 发布时间:2020-11-10 10:26:1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65538